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74篇
  免费   135篇
  国内免费   25篇
管理学   177篇
民族学   29篇
人口学   52篇
丛书文集   2717篇
理论方法论   181篇
综合类   3272篇
社会学   51篇
统计学   155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0篇
  2022年   23篇
  2021年   67篇
  2020年   59篇
  2019年   56篇
  2018年   3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2篇
  2015年   63篇
  2014年   146篇
  2013年   237篇
  2012年   439篇
  2011年   498篇
  2010年   483篇
  2009年   627篇
  2008年   550篇
  2007年   599篇
  2006年   524篇
  2005年   487篇
  2004年   457篇
  2003年   431篇
  2002年   359篇
  2001年   253篇
  2000年   154篇
  1999年   13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79 毫秒
111.
席勒把艺术的本质规定为"审美假象",由此把艺术和实在对立起来,试图通过艺术的理想性使人们摆脱现实生活中物质欲望和权力机制的束缚,修复人性,实现人的平等交往和自由。席勒的"审美假象"论是对现实和人类文明弊端的深刻批判,但其美学上的激进主张恰恰折射出其社会实践层面上的保守立场。  相似文献   
112.
过错与因果关系共同作为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并非彼此间毫无联系,过错对于因果关系的判断有重要影响,侵权人、受害人、第三人的过错均影响到因果关系判断,但过错并非在因果关系判断中独立发挥作用,过错须和原因力结合在一起确定侵权责任范围,这样才能更接近公平.  相似文献   
113.
"毛泽东与民粹主义"这一问题在概念和定义上具有广义和狭义两种内涵;在内容和形式上划分为三个阶段,历史地、完整地再现了毛泽东与民粹主义的区别.通过重新学习、认识毛泽东思想,能够帮助我们深入理解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当今和谐社会的建设也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相似文献   
114.
互惠是人类天生的一种自我保护的行为模式,是一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方式.互惠行为无时无刻不出现在我们身边,有些可能是芝麻小事不足挂齿,而另一些可以说是雪中送炭,能解燃眉之急.“互惠交易”形成并巩固了信任,而信任能够使我们生存和发展的更好.  相似文献   
115.
蒋晓光 《兰州学刊》2009,(11):219-222
唐代中期以后文化之所以出现转型,诸多学者将其归结为安史之乱的影响,当然这只是直接的原因。根本原因是,唐代士人继承了以“浮散”和“粗疏”为特征的南北朝文化,同时在发展中消解了固有的家族的主导作用,使得文化的发展严重依赖于高度集权的中央政府。中央集权在安史之乱后被削弱并逐渐没落,没有家族约束的轻浮、粗率的个体,再一次失去国家的束缚,从而使文化走向瓦解,唐代文化的特点和进程最终决定文化必须转型。  相似文献   
116.
约翰·伯顿的冲突思想具有开拓性意义.他主要从宏观层面探讨了国际冲突发生的基本动因,并对冲突本身、预防和解决冲突的谋略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在他看来,需要是国际冲突发生的根源之一;遏止和冲突解决程序是必要的应对策略.伯顿对国际冲突研究的基本贡献表现在:新颖的视角、相对完整的建构体系及对一定领域的指导效用.毫无疑问,伯顿推动了国际冲突研究的发展.然而,伯顿的冲突思想毕竟处于初始阶段,尚存不少疑问,需要进一步充实与改进.  相似文献   
117.
魏光启 《太平洋学报》2010,18(12):36-44
尽管中等国家的概念内涵存在争议,但是它们在国际社会中的地位、利益、共有观念和认同等使其成为塑造全球多边治理的重要力量。中等国家可根据不同情势,灵活选择个体主义、社会交往及制度主义方式中的一种或多种,旨在实现全球多边治理的系列目标和努力提升它们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和影响力。从现实层面来看,多边主义是中等国家在准确定位自身能力之后而形成的"利他"与"利己"彼此交错的优先选择,但这种选择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118.
曾国藩终生喜好阅读,对儒学、老庄之学尤为深入,他既阅读《老子》、《庄子》等原始文献,亦阅读老庄之学的研究性文献如王船山的《庄子解》等,在其家书及其它书信中,更有诸多对老庄之学的论述,道家思想影响极其明显而重要。  相似文献   
119.
本文运用CSSCI的统计数据,对2005-2006年间中国社会学研究的一般状况进行了多角度的分析评价,其中涉及中国社会学的期刊论文数量、引文数量、引用文献的语种和文献类型,社会学研究获得的基金资助状况以及基金对学科发展的影响,并讨论了中国社会学领域具有重要影响的论文与著作。作者提出,社会学学科的发展,是主流社会科学范式、获取经验资料的手段和社会氛围三者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20.
古代语文学和语言学都有解释功能,语学著成名书,解释入于名学,名学为概念、逻辑之学。名书《尔雅》和古代传注,都有名理可言;作为一种知识考古,又都有自己的解释背景和思想。诸子本哲学,但到处可见语言解释和修辞隐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