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01篇
  免费   6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125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853篇
社会学   10篇
统计学   5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33篇
  2019年   3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57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48篇
  2011年   70篇
  2010年   62篇
  2009年   113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120篇
  2006年   124篇
  2005年   88篇
  2004年   11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142.
143.
中西养老伦理比较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中国老年问题已成为社会最关注、最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要解决中国目前的养老问题,我们必须把目光投向古今中外已有的养老伦理与养老模式,力求从比较中获得思想的启迪,进而找出适合当下中国的最佳养老方式.从养老伦理的哲学基础看,中西存在理性与实用的不同;从养老伦理的文化根源看,中西有着敬神与尊老的区别;从养老伦理的模式选择看,中西显示出社会与家庭的差异.通过比较我们认为:未来中国养老模式的选择,必须走中西综合的养老之路,社会养老家庭化无疑是一种国家、老人、子女三方受益的合情合理的养老方式.  相似文献   
144.
吉安是赣中重镇,古称“文章节义之邦”,抗日战争时期成为江西抗战首府,人文蔚起。这使吉安不仅成为江西战时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而且成为连接中国东南与西南的抗战文化重地。这一特定的历史条件使吉安在抗战时期形成了内容丰富的抗战文化: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亚子、田汉等文学家、诗人在吉安发表抗战诗文;反映抗战的木刻与绘画艺术作品在吉安展出;《复国走南洋》、《八百壮士》、《大骂汪精卫》等抗战戏剧杂技在吉安演出;《再牺牲再前进》、《南昌轰炸实录》等抗战音乐电影在吉安播放;《前方日报》、《抗战月报》等抗战报刊在吉安出版发行;吉安民众教育馆、文山书店等图书馆与书店为抗战提供精神食粮;浙江大学迁驻吉安泰和;国立十三中学在吉安创办;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江西总部等抗日团体在吉安开展抗战活动,等等。这些抗战文化对推动抗战起到了不可低估的作用,奠定和彰显了吉安抗战文化在中华民族抗日战争中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45.
探究池田大作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必然先从其思想的哲学基础入手。从散落于不同著作中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分析不难看出,池田大作的和谐道德教育思想的哲学基础主要来自于包括缘起论、色心不二论、依正不二论在内的佛教的和谐思想。包括主客融合的和谐思想、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和谐统一在内的传统和谐哲学思想,以及强调平等、推崇天人合一的新人道主义思想。  相似文献   
146.
江西是中国革命的发源地之一,这里拥有丰富的红色音乐资源。在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今天,树立红色音乐品牌将具有特殊的意义。本文将从多方面探讨江西红色音乐的品牌发展,期望我们在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江西红色文化大省地位的同时,还能带来相应的经济效应,并带动旅游和文化等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7.
红色文化是一种具有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属性的先进文化,它蕴藏着巨大的教育价值,拥有强大的教化功能。在当今拜金主义比较盛行、理想信念失落和精神迷失的时代,为了帮助人们坚守马克思主义信仰,坚定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我们在传承与弘扬红色文化时,还须用红色文化内涵着的理想、信念、道德与情感力量去教育与感化国民。  相似文献   
148.
根据改进的线性支出(ELES)模型,测算并分析比较了1993-2009年期间东、中、西部农村居民的消费收入弹性。研究结果表明,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收入弹性在研究期间均表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部分单项消费品的消费收入弹性与地区经济发达程度还呈现出一定程度的相关性。近年来,东、中、西部农村居民整体消费收入弹性差距呈缩小趋势,各地区农村居民消费热点正逐渐趋同。  相似文献   
149.
网络化是当代信息传播的重要趋势,这正深刻地影响着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全面地分析网络化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探寻网络化背景中理论大众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积极构建适应网络化新形势的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现策略和长效机制,是深入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迫切要求。  相似文献   
150.
20世纪后半叶中国红色音乐的表述特征及其教育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世纪后半叶,中国红色经典音乐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的表述特征:50年代表现为对艰苦奋斗精神的推崇,60年代表现为对经济建设激情的赞颂,70年代表现为历史风云变幻中的迷狂,80年代至世纪末则反映了广大人民享受改革开放成果的轻松喜悦之情。这些红色音乐具有很高的价值,它有助于强化人们的历史认同记忆,并具有资政育人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