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已经成为巩固高校意识形态阵地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的构建需要坚持科学性与价值性的统一、规律性与目的性的统一、"以文化人"与立德树人的统一、多元传播载体与聚合性接收效果的统一。优化高校意识形态话语体系对传播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巩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阵地,培养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董笑笑 《公关世界》2022,(2):123-124
每一种精神都是历史的产物.中国共产党领导红军进行的伟大长征是历史上无与伦比的革命壮举,谱写了中国革命历史的光辉篇章.伟大的长征精神是党和人民付出巨大代价进行伟大斗争获得的宝贵精神财富,是中国共产党人红色基因和精神族谱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铭记长征精神,才能从辉煌的党史中汲取智慧和力量;只有不断地探索弘扬长征精神的路径,才能使之与新时代新发展结合,把党的历史转化为加快发展和改善民生的强大动力.  相似文献   
13.
文化人才队伍是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有力支撑。当前,我国的文化人才队伍建设在人才理论观念、人才培养开发途径和人才队伍结构等诸多方面都存在问题,亟待需要进一步加强工作;建设高素质文化人才队伍,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理念,推动文化人才队伍建设与促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发展内在统一,积极探索和构建文化人才队伍的选拔机制、管理机制和激励机制,进而不断促进文化人才的统筹兼顾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豫籍留日学生群体是近代中国西学东渐的产物,从其诞生之日起就注定要担负救亡图存的历史重任。辛亥革命前夕,大批豫籍留日学生毅然放弃学业,返回国内勇敢地投身革命大潮之中。他们一方面充分利用报刊、杂志、学堂等媒介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另一方面积极组建各类进步团体并整合各地分散的武装力量,汇聚革命力量,在那个风雨如晦的年代里推动了河南辛亥革命日益高涨。当然,豫籍留学生所主导的河南辛亥革命并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却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河南社会近代化的步伐。  相似文献   
15.
法律概念具有专业性、层次性和自洽性等特征。法律概念同政治话语不可能截然分离、毫不相干,也不能全面对接、直接相互转化,而应保持适当的分离状态。政治话语对法律概念的不良影响产生了明显的负面效应,导致了理论上的困惑、法律体系内部的冲突和法律运作中的误导。法律概念同政治话语的有效分离需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正确认识法律与政治之间的关系的角度看待法律概念,同时注意法律概念的约定性。  相似文献   
16.
抗战时期,为维护其殖民统治,日本侵略者在北平市强制推行日语教育:强设日语为北平市各普通大、中、小学校的必修课;派出大量日籍教员进驻各类学校充任日语教员之外,还利用一些高校直接培养华籍日语教师;在社会上办起各种日语学校及各种日语补习班等.为普及日语,日本侵略者采取了强制与利诱相结合的手段.作为奴化教育的重要内容,日本侵略者强制推行日语教育,给中国人民及中国民族文化带来了极其严重的危害.但由于北平市广大民众的抵制,其收效甚微.  相似文献   
17.
《论语》中包含丰富的榜样理论,"性近习远""求仁得仁""见贤思齐"等是《论语》榜样论的人性基础,"道""德""仁""义"是榜样必须遵循的核心价值理念,具备"知""勇""艺""不欲""礼乐"等综合素质的"成人"是榜样的基本标准,君子、贤人、圣人是榜样的人格层次,为政者、为师者、为学者是产出榜样的主要职业群体。《论语》关于榜样的论述对我国当今培育榜样、宣传榜样、学习榜样有深刻的启示:榜样必须是真实、可信、可学的,学习榜样的实践要持之以恒、久久为功;榜样必须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以此为前提追求全面和谐发展;榜样的树立必须考虑来源人群的广泛性,同时重点关注具有鲜明榜样属性的职业群体。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由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四个方面构成,它们之间既相互区别又相互贯通、相互促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具有引领社会思潮、指导社会实践、凝聚社会共识、塑造健康人格的功能特征。当前,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首先应对社会思潮有深入的研究和正确的认识,应通过阶级分析、历史经验借鉴、多学科并举、抓住重点等方法来研究社会思潮,同时注意研究社会思潮传播的原因与途径、对象与范围、预防与控制、主体与能力,找准引领视野下社会思潮研究的基本点与着力点。要实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效引领社会思潮,应通过调查研究,有针对性地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有关内容;应联系生活实践,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渗透力;应充分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在宣传核心价值体系的过程中推进理论创新。同时,应把取得的经验规范化、制度化,建立长效机制,加强党对引领工作的领导,以增强核心价值体系的吸引力、引领力,从而提高其对社会思潮引领的有效性、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9.
疏导教育是当前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强调通过多种途径对疏导对象进行疏通和引导,以解决疏导对象的思想认识问题.在论述了疏导教育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必要性、具体形式及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分析了高校疏导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并就如何解决问题提出了具体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孙中山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关于国家统一的思想。他的这一思想源于古代的“大一统”思想和儒家文化中“和”的思想以及近代中国四分五裂的状况。其主要内容有:国家统一是中国历史发展的主流;中国的统一必须是完整的统一;和平统一是主要的统一手段,但决不放弃使用武力;国家统一的主要障碍是封建军阀和帝国主义;以市场统一和交通统一来促进国家统一。这些宝贵的精神遗产,对于我们今天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具有重要的启迪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