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6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31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01篇
社会学   19篇
  2023年   1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6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马克思运用辩证思维、以资本逻辑为主线铺展开对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劳动批判。马克思在审视资本主义社会的产生和发展、资本与雇佣劳动之间的关系、商业信用等问题时,无不体现这一特点;而且马克思还以辩证态度看待诸如古典经济学家、黑格尔、空想社会主义者等其他学者的劳动批判思想。对于马克思的劳动批判理论,我们也应该用辩证态度来看待,还原其理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22.
灾难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伤害,造成了人类生命和财产的严重损失。通过有效的灾难教育,人类能够掌握灾难知识和应对技巧以减轻灾难带来的损伤。分析国内大学生灾难教育现状,总结国外灾难教育的经验,提出大学生灾难教育的内容和对策,帮助大学生提高灾难意识和应对技能。  相似文献   
23.
日常生活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场域,推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的日常生活有其内在逻辑,是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有机统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背景下,新媒体作为信息传播与交流的主要手段渗透到大学生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对大学生的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因此要利用并发挥好新媒体的重要作用、探索相关的路径,以便在新媒体背景下更好地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大学生日常生活。  相似文献   
24.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如今所说的政治学,但在政治方面的思想却是十分丰富的。孔子在《论语》中提出了仁爱的价值观体系,而德政思想是仁爱价值观在政治方面的具体表现。德政思想也反映了孔子在政治方面的主张与政治理想。在《为政篇》的第一章,孔子提出了"为政以德"。以孔子的视角来看,"为政以德"不仅是孔子在政治方面的实现途径,还是孔子在政治方面追求的最终的效果。德政文化对于我们现代的社会主义社会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5.
《江西社会科学》2015,(5):45-50
城邦是否先于个体和家庭,这是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关心的一个重要问题。他认为,城邦在本性上优先于个体,并给出了相应的论证。但是,这个主张却引起后世许多学者的争论和批评。当代研究亚里士多德政治哲学的两位重要学者大卫·凯耶特和弗雷德·米勒分别对这个主张做出阐释,但他们的解释也存在诸多问题。根据共同体主义的解释,我们不仅可以恰当理解亚里士多德"城邦在本性上优先于个体"的深刻含义,而且可以认识到个体是由他们所属的共同体创造的,每个人都被他们生活在其中的社会所塑造,个人依赖共同体获得道德、自我同一性以及自我价值。  相似文献   
26.
公意是卢梭政治哲学的一个核心概念,这一概念具有四重内涵。在功利福利上,公意与私人利益相对立,是共同体的共同利益,即公共利益。在社会秩序上,公意是民情民意,立法者在立法之前必须首先考察民情民意。在理性意志上,公意与个体意志相对应,是指公共意志,是一个共同体内部,所有个体意志的共同部分、深层部分。公意是公共利益、民情民意、公共意志,这些都是抽象的,它必须通过法律来体现自己,因此法律就是公意的表达形式,是承载公意的具体载体。  相似文献   
27.
28.
海德格尔在批判形而上学遗忘存在的历史中,完成追问物之物性的过程,通过早期的"此在"、中期的"历史"、晚期的"语言"序列,完成了其关于人之"存在"的因缘性建构。而其在"天地人神"四重平等和无中心的游戏中,海德格尔本体论的虚无主义被突显出来,意义和历史被回溯到古希腊带有神性的自然之物性,追寻存在的轨迹同样因其不确定性的定性之特质而被称之为精致的历史虚无主义。  相似文献   
29.
30.
《论语》中蕴含着孔子丰富的为政思想,它包含修身立德、爱民重民、举用贤才等重要内容,这些思想内容既是对领导者道德品质、执政理念的要求,也是对领导者修身立德、执政为民的期望。这些思想不但在我国古代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当今社会仍然发挥着巨大的作用,为领导者修身、谋政、为民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我们应古为今用,批判继承,不断发掘这些思想中所蕴含的智慧,发挥其当代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