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篇
  免费   4篇
管理学   3篇
丛书文集   2篇
综合类   26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3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沈从文营构“乡土中国”的文学实践需要从发生学的角度予以考量。“居城怀乡”的创伤体验勾联了“乡土中国”和“现代中国”的深微关系,也表征了其所集聚的悖论性的思想渊源。作为一种现代认知装置的“返乡旅行”照见了一个“民族的旅行”,开启了“乡土中国”的发现历程。有感于文运的堕落和乡土德性的流变,作家将“重构经典”和“民族精神重造”统合起来,自觉融入于现代知识分子现代民族国家想象的文化传统中。沈从文这种从边缘求其资源的想象方式有效地融通了乡土与都市的关系性和能动性,也赋予了其乡土中国书写深厚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22.
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调查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中学生英语词汇记忆策略对某校50名中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和词汇测试,并对记忆策略和词汇量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1、中学生相信"单词要背"的观念,而不太相信"单词可以自然习得"的观念;2、中学生使用了包括元认知策略、认知策略和情感策略在内的多种策略来学习英语词汇3、词汇学习策略与词汇量之间存在较大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3.
清代,由于中外贸易格局的变化、海上航线的变迁和对地理知识的需求,促使英国利用水文调查绘制台湾水域地图,编写航海资料。其中,18世纪末广州贸易航线延伸到台湾南部,英国随即调查这里的航海危险区。1842年五口通商后,欧美开始利用台湾东部和澎湖列岛的航线在通商口岸之间往返,英国水文调查的重点也转向台湾东部、澎湖列岛以及被视为加煤站的鸡笼。直到19世纪五六十年代台湾对外贸易兴起,英国才对台湾沿海口岸展开大规模调查,为对台经济掠夺提供地理信息。   相似文献   
24.
“学前教育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为我国建设学前教育专业的教师队伍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支持。其中针对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提出了如下具体要求:适应学前教育改革发展要求,构建厚基础、强能力、重融合的的培养体系,培养一批热爱学前教育事业、综合素质全面、保教能力突出的卓越幼儿园教师。针对以上要求提出了选拔机制:“双向适合”,培训机制:“三位一体”,考核机制:综合化,评价机制:多元化,管理机制:动态化等培养路径。  相似文献   
25.
一、从唐代琵琶名曲《绿腰》看它与《新翻羽调绿腰》的联系。二、从唐代大曲的结构看作曲家的创新。三、通过对《新翻羽调绿腰》音乐形象的分析看其在演奏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26.
《旧唐书》与《新唐书》中关于租庸调数额的记载各不相同,当以何家为正,后世诸说纷呈,本文以记载相同的他种史籍、两书的编撰先后、前人的考辨与多种历史文献资料为据,论述了当以《旧唐书》之说为确,并就后人为何重《新唐书》轻《旧唐书》,误以《新唐书》之说为正作出了解释。  相似文献   
27.
20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之间是一种错位的关系。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真正以现实主义命名的选本却不多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选本多出现在现实主义已如明日黄花之时。这样一种错位表明,当现实主义思潮占据主流之时,现实主义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故而无需特以现实主义之名命名选本。在这之前,虽无现实主义命名的文学选本,但大多选本所录作品很少不是现实主义之作。如此种种,与现实主义文学在80年代的命运及其同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8.
长期以来,现实主义在中国一直处于正宗的地位,而浪漫主义的命运要坎坷得多。浪漫主义经常被简单地与唯心主义划上等号,系统研究它的专著甚少。20世纪80年代后,由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更多的人认为浪漫主义早已过时。直到1992年罗成琰的《现代中国的浪漫文学思潮》出版,情况才算有所改观。其实,浪漫主义对于文学回归本体、促进主体意识的觉醒,都曾起过不容忽视的作用。尤其是在高谈市场经济的今天,在重实利的当代情景下,张扬浪漫主义的理想和价值观念,对于和谐文学空气,切实地使文学贴近人的本真生命,尤有特殊的  相似文献   
29.
意大利基安蒂(Chianti)地区的乡村景观是山地环境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典范。通过对该地区村落的历史地理概况的基本描述和乡村景观现场的实地考察,认真分析该地区乡村景观形成与存续的缘由、发展与理路,具体包括注重乡村景观保护的法律法规的制定,自然生态的全面保护,乡村聚落与历史现实的有机延展,农业生产与田园生活的持久共生等。这些可为当下中国尤其是江南山地与丘陵地区的乡村景观规划与设计提供有益的思路与启发。  相似文献   
3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