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94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1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4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5篇
理论方法论   21篇
综合类   222篇
社会学   18篇
统计学   19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9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34篇
  2009年   53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26篇
  2006年   12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3篇
  2002年   2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1.
以浙江网络武侠作家为个案,对"大陆新武侠"的特点及形成原因加以分析归纳,探讨它在文化角度和文学、语言等方面表现出的独特表征.强调人性人情,融合东西方文化是"大陆新武侠"的活力与魅力所在.  相似文献   
12.
作为儒家的学统,“六经之教”是理解儒家文论及其意义的内在视野,它深刻地影响了儒家文论话语的建构。首先,经典意识确立了儒家文论“宗经、征圣、明道”的最高原则,儒者因此致力于论证“道”、“圣”、“经”的同一与贯通,抽绎“六经”文本的文体品性和作文规则。其次,“立象尽意”、“知人论世”、“以易逆志”和“知言养气”实质性构成儒家经典释义学的基本框架,实现了对“六经”的价值转换,并在对“六经”的诠释中引领出有关文艺根本精神和文论构建思路的理解。最后,“六经之教”规范了儒家文论的价值取向,直接生发出的文论意义就是文艺成为“成人”的助缘、媒介和途径,其文化功能在于造就情欲与理性和谐统一的道德理性的个体生命。  相似文献   
13.
诗人张枣去世以来,诗歌界对其人其诗一直有密切关注.参照新近访知的信息和发现的文献,简要地描述了张枣的家世与生平,部分呈现了诗人的形象与写作履历.在此基础上,就张枣诗歌的风格、主题、观念、写作语境等提出自己的理解,表达了对其一些诗歌细节和诗篇的观察与困惑,也论及其诗歌翻译与翻译观.  相似文献   
14.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的理念转型与目标重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正式运行10年来出现的诸多问题以及城市贫困的新特点都表明这项制度需要调整和变革,该制度从设计理念到制度目标都面临转型的必要,也具有转型的可能.就理念转型的可能方向来说,应是从保障生存到促进发展、从"被动补救"到"主动回应"、从收入维持到生活援助.从制度的目标重构来说,应是从基本生存到基本生活需要的满足,从维持基本生存到促进社会融合.  相似文献   
15.
陶绍清 《兰州学刊》2009,(1):120-121
日本京都大学现藏和刻明万历间许自昌校《王昌龄诗集》本,是以现存明本为底本,以《唐诗品汇》等明本参校,并予以辑补部分佚诗而成。数量上多于明当代本,而体例又迥异于《全唐诗》王昌龄集。从版本学上来看,此本可以作为通行明本向《全唐诗》本的过渡本。  相似文献   
16.
为了全面揭示我国城市居民幸福指数的地区差异以及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我们导入能够反映居民基本生存环境效应所得和公共福祉环境效用所得的有关统计指标测定省际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差距.实证结果显示,沿海12省(区、市)的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差距明显,其中上海、北京、天津、浙江、江苏、广东等生活在三大经济圈的城市居民享受了最高的幸福指数,这主要源于其经济所得较高;而沿海其他省份(如福建、广西等)城市居民的幸福指数虽远低于三大经济圈,但这些省份居民的基本生存环境效用所得以及公共福祉环境效用所得较高,且人口密度适当,人均享有的公共资源较为充裕,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与三大经济圈居民之间幸福指数的差距.相对于经济所得的差距拉大效应,公共福祉环境和基本生存环境起到了缩减省际城市居民幸福指数差距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评价理论是系统功能语言学关于人际意义的最新成果,由态度、介入和级差系统组成。以浙江民营企业简介为例,从这三个层面探讨了评价理论对外宣网页翻译的指导作用。研究表明,显性和隐性态度的分析有助于企业整体和局部态度的把握和翻译;企业更倾向使用借言来增强外宣网页的客观性和说服力;级差系统有效地实现了企业外宣网页整体意义的升华。  相似文献   
18.
消极偏差是指与同等强度的积极事件相比,消极事件对人们的心理影响更大.基于消极偏差在社会现象中的普遍性,我们预测,相对于积极手段,以消极手段达成目的对道德评价的影响更大,更容易导致负面的评价.我们称之为道德评价中的消极手段偏差.在本研究中,我们让被试对一些假设的道德情景进行评价.实验1发现:相对于通过作弊提升自己,通过作弊贬低对手而使自己获益的行为被评价为更不道德.实验2发现:相对于通过作弊提升相关利益方,通过作弊贬低其对手而使相关方获益的行为被评价为更不道德.两个实验一致地证明了道德评价中的消极手段偏差.  相似文献   
19.
20.
高职院校《统计学》普及教育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宋森 《浙江统计》2009,(9):48-48
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市场化步伐加快,社会对新知识的需求日益增加。无论是国民经济管理,还是企业乃至个人经营、投资决策,都越来越依赖于统计方法。因此,统计学的普及十分必要。要进行全社会的统计学普及教育,应该在各类高等院校中普及统计学教育,即把高等院校作为统计学普及教育的突破口,而后推向全社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