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49篇
  免费   108篇
  国内免费   17篇
管理学   365篇
劳动科学   6篇
民族学   124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1207篇
理论方法论   192篇
综合类   4583篇
社会学   73篇
统计学   41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48篇
  2021年   104篇
  2020年   102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39篇
  2017年   43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113篇
  2014年   229篇
  2013年   282篇
  2012年   300篇
  2011年   411篇
  2010年   437篇
  2009年   422篇
  2008年   395篇
  2007年   592篇
  2006年   560篇
  2005年   503篇
  2004年   555篇
  2003年   502篇
  2002年   356篇
  2001年   295篇
  2000年   161篇
  1999年   2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7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21.
扎堆是指多人聚拢在一块,在某一特定的时间地点,群体行动做某事。日常时间作为一个非常自然的度量单位本来应该具有均匀的行为表现,理论上说,在没有外因影响下,人们的结婚时间应该也是可以随机选择。但现实生活中出现了一种特殊的现象,即备婚新人热衷于挑选极少数所谓的“良辰吉日”结婚,导致了这些时间(时间点)上集体行动“扎堆结婚”现象。扎堆结婚行为通过关联路径传递至道路交通、婚庆市场、酒店、婚姻注册机构等相关主体,引起主体拥挤、资源利用不均、风险聚集等特殊响应,同时这种人为的高峰还会产生连锁反应,影响到生育等其他高峰的出现。该文以人文为研究视角,透过人们扎堆结婚的时间选择行为,深入分析扎堆结婚问题背后的人文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方式,最终实现预测扎堆结婚问题可能对社会造成的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22.
123.
以伦理语用学为视角,从语用预设入手,选取新浪微博为语料收集平台,采用案例分析法呈现律师微博伦理冲突情境下语用预设的参与方式及其与伦理的互动关系.在律师可能遭遇的三种典型伦理冲突中,语用预设均可能作为表达载体参与伦理主张的建构,具体表现为隐性伦理主张通过语用预设得以传达,并与显性伦理主张共同作用,完成相悖伦理主张间的调和,进而实现平衡伦理冲突的目的,为语用预设研究提供新导向,有助于推进语用学传统议题的伦理语用学探究.  相似文献   
124.
125.
126.
工业化、城市化形塑了人口流动的方向,这使得我国东部乡村与中西部乡村的社会性质产生了巨大分化。在工业化与人口大量流入的背景下,东部地区村庄逐步成为土客杂居的工业型村庄,“类熟人社会”成为工业型村庄社会结构的新形态。学界既有概念“无主体熟人社会”揭示了作为人口流出地的中西部农业型村庄社会结构的新形态,而“类熟人社会”与其相对应,形成对转型期中国乡村社会性质的互补性解释。在东部地区工业型村庄中,通过原生型社会关系与建构型社会关系,人们的“熟悉”感开始建立,但最终却形成了“熟而不亲”的类团体格局。类熟人社会的形成,有赖于人们在流动社会里,通过“区隔化”和“聚类化”的策略,在保障生存安全的前提下,实现生计的维持。过日子的区域差异,也使得各群体之间很难在短时间内实现融合。  相似文献   
127.
空间理论是新兴的文学批评理论,它强调空间的社会、文化和地域的多维存在。空间作为社会的产物,它具有社会性和政治性。查尔斯·约翰逊在小说《中途》中通过构建主人公航海途中生存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揭示出物理空间的移动与主人公的身份转变密切相关,心理空间的矛盾与冲突导致对身份认同的渴求,而社会空间则包含着复杂的社会、文化、政治关系。  相似文献   
128.
通过在中南民族大学进行实证研究,分析自编多媒体课件与统一多媒体课件两种教学手段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教学过程和教学效果,以及采用统一多媒体课件教学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总结提练大学英语多媒体课件的设计原则和教学原则,可以更好地实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29.
现阶段我国大力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是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需要,是创建创新型国家的需要,是构建两型社会的需要。本文从现代制造服务业的研究现状、概念、特征、分类及作用出发来研究当前在我国发展现代制造服务业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130.
事业单位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实现国家治理现代化是其重要目标。改革开放30多年来,事业单位改革在去行政化、激发内部活力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但在制度化、民主化、法治化和文明化建设中仍存在不足。以国家治理现代化为指导,事业单位改革应着力构建政府主导、市场运行、社会介入和个人参与的新型治理体制,这可以通过两步走战略实现:首先,落实分类改革,注重修订并完善登记、监督和管理制度,建立事业单位法人治理结构,推进制度化和民主化建设;其次,在分类改革完成后,推动事业单位立法工作,加强法治化和文明化建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