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丛书文集   8篇
综合类   140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9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27篇
  2000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53 毫秒
71.
美学本体论问题的发展态势在美学史上经历了“正-反-合”三个阶段,即经由以“客观论”和“主观论”为主流的两个阶段之后,最终走向符合美学特殊性的“主客二元合一论”阶段。美学本体论之所以走向这样的终极形态,根本原因在于美学的原始根基乃是“感性学”。明辨美学本体论问题的特殊性状与发展走向,对于深入全面地探讨美学史和美学理论中的诸多问题,特别是探讨当前美学理论形态逐渐从“本体论美学”向“存在论美学”转型的问题,都很有必要很有裨益。  相似文献   
72.
住房市场作为一种特殊的市场,其特殊性乃根源于住房商品的特殊性,这种特殊性决定了住房市场的不完美性,也就是说,并不存在一个公开的和统一的住房市场,因此住房市场失灵也就不可避免.房价居高不下的真正原因其实是根源于住房市场的垄断性.  相似文献   
73.
道德赏罚作为社会道德调控的一种特殊手段,其根本目的在于促成社会道德自由,即实现社会道德秩序与个体内在道德品质的有机统一。所以,道德赏罚的内在本质必然通过两方面的功能表现出来:一是社会功能,即道德违规的防范功能、道德权威的维护功能、道德风尚的倡扬功能、道德价值的导向功能及社会公正的保障功能等;二是个体功能,即道德行为的强制功能、道德认识的推动功能、道德情感的培养功能、道德信念的维护功能及道德品质的塑造功能等。  相似文献   
74.
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的理论渊源与对策取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与区际差异问题是制约当前经济发展的重要矛盾,地区经济结构不合理是区际差异的深层制度成因,为此,在21世纪初对地区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势在必行.调整措施应以地区经济结构优化升级、缩小区际差异为指导, 有效地将优化地区经济结构与缩小区际差异结合起来,解决地区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体制障碍 ,最终实现东、中西部地区经济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75.
人的异化和自由——席勒和青年马克思美学思想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克服异化,返回自由,是席勒和青年马克思深刻关怀的问题。但结论不同。席勒认为,经过审美游戏,建立美的王国是出路所在。青年马克思却认为,通过私有财产的积极扬弃,建立共产主义社会才是出路所在。青年马克思比席勒的人的理想更全面,程度更高。  相似文献   
76.
个人破产制度作为债务了结的市场化机制,具有限制投资风险、激发创新创业等方面的价值。借鉴域外经验,个人破产制度至今在美国、英国等发达国家成熟运行,在我国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已经成为社会共识。近年来,我国在个人破产制度推进上做了很多探索性尝试,但不可否认个人破产制度的有效实施与传统文化背景、社会信用体系、财产登记制度和破产欺诈惩戒制度密不可分,这也启迪我国在个人破产制度的推进上应当注重软环境建设,循序渐进地建立个人破产制度及其配套体系。  相似文献   
77.
通过对睡虎地秦简日书《马禖祝》的校读,指出“马禖祝”有作为篇题的可能性;“笱”是祝辞中的关键词,读为“苟”,假如义;整理者释为“脚”的字应改释“胠”,指胁部。  相似文献   
78.
加达默尔从他的哲学解释学出发,对18世纪以来的启蒙运动所导致的对理性、方法和技术等的迷信进行了反思和批判,在此基础上,提出进行新的启蒙要求,并形成新的启蒙构想。  相似文献   
79.
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基于对历史正反经验的总结以及对当前国内外形势研判后提出的重大命题。作为新时代的国家统一之基、民族团结之本、精神力量之魂,其对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目标的实现影响深远。从法理和政理视角来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国古代“大一统”理念、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民族”的论述,以及近现代学者阐释的“中华民族”和“共同体”的概念等。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过程中,要正确认识和处理好三对辩证关系,即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中国共产党领导珠联璧合的关系、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双向互动的关系,以及与单一制国家结构形式的实践同频共振的关系。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可以从两条路径上获得实现,一是思想共同体、制度共同体和文化共同体的共同构建,二是中华民族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人与自然共同体的逐步推进。  相似文献   
80.
区域公共问题治理与地方政府协作机制构建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当前,区域公共问题的频繁发生凸显了传统科层制内向型行政和单边行政的治理模式与区域公共问题外部性特点之间的矛盾。这要求加强地方政府之间的合作治理。然而实践证明,现有的地方政府合作机制由于存在效率低下,缺乏制度和法律上的保障,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区域公共问题。因而,构建超越地方政府合作基础之上的地方政府协作机制,加强地方政府协作的制度化建设,法律保障机制建设,责任分担与惩处机制和多中心治理机制建设就成为治理区域公共问题的重要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