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3篇
丛书文集   1篇
综合类   133篇
社会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3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26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1.
城头山遗址从大溪文化到石家河文化,历经两千多年风雨.根据城头山遗址的最新考古资料,从墓葬习俗和生产工具等方面加以分析判断,初步证明了大溪文化时期的城头山住民,经历了从母系氏族繁荣末期向父系氏族的过渡,并在大溪文化后期率先进入父系氏族公社阶段.这对大溪文化属于母系氏族公社的传统观点是个冲击.  相似文献   
12.
高校图书馆要应对竞争,必须树立品牌意识,在文献信息服务的过程中形成自己的特色.高校图书馆品牌的创立应遵循人性化服务原则、平等服务原则、充分服务原则和科学服务原则.在品牌创立的过程中应从建立具有学科和专业特色的特色馆藏、收集具有地方特色的地方文献等方面来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13.
现代著名作家朱自清先生在《经典常谈》中说:"在中等以上的教育里,经典训练应该是一个必要项目.经典训练的价值不在实用,而在文化."而当前高职院校的文化经典教育十分缺失.  相似文献   
14.
要保证高校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我们认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做到"六结合".  相似文献   
15.
在<红楼梦>第四十八回中有一段黛玉教香菱学诗的精彩描述,它不仅展示了林黛玉这位菊花诗魁首高超的诗歌才艺,而且为后人提供了一个释疑解惑、指点迷津的范例.黛玉的循循善诱,香菱的孜孜不倦,为我们今天的中学作文教学也提供了很多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16.
(一)关于"磨合期"学生成长环境构成差异分析 1、人际环境的变化.进入大学以后,学生远离父母和家庭,除了与班上同学、学校老师接触交往,还经常有机会和条件与来校访问的专家学者、名星名流和社会各界进行直接交流.在一些注重开放式教育的学校,学生甚至可以通过学校有计划提供的渠道,走出校园进行访谈对话.在这里,学生人际环境呈现出的变化和差异主要不在交际对象结构,而在交际对象的个体素质.  相似文献   
17.
语言与思想,互为依存又互为悖论。一方面,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没有语言,思想无以延伸;另一方面,语言又常常被描述为“思想的牢笼”。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所谓“言有尽而意无穷”等,均是对语言的传递与描述能力的局限的一种感慨。艺术尤其是绘画艺术,无疑是一种方式别致的言说,这种言说与其承载的思想必然有着极为复杂的关系。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言说方式历来有着不同的看法。在孔子看来,语言代表着亘古不变的神圣秩序,虽然语言秩序与现实秩序常常不合,但言说却是调节和安置秩序的基本方式。老子基本上不相信语言,认为语言只能堵塞人的智慧,…  相似文献   
18.
具有普适意义的新兴中小城市现代市民精神主要包括社区意识、公共意识、公民意识和文化意识.新兴中小城市建设的重大实践课题,是循着城市先进文化的主流方向默默耕耘,把普适性的市民精神灌输给千百万的新市民.  相似文献   
19.
"梦"与"花":顾城和海子诗歌创作之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梦"与"花",分别是顾城和海子诗歌文本中重要的意象.在"梦"的世界里,在"花"的掩映中,深藏着诗人的心灵追求和精神渴望.顾城在他的 "梦境"中表达了对"未来"和"远方"的追寻,而海子诗歌的"花朵"开放在"返乡"的路途,"回望"和"留守"是他的精神姿态.顾城用"梦"建造了一个"童话世界",海子则用"花"营造了一个"神性世界",他们诗歌的书写方式就是他们生命的书写方式."梦"与"花",和他们所生活的现实语境分别构成一种"对抗"和"超越"关系.  相似文献   
20.
教学手段和考核方法的改革,是确保中学校长培训质量和培训效果的重要措施.校长培训结业论文的撰写,是提高学员学习自主性的有力手段,是创新教学模式的有效尝试,是使培训学员积累和总结实践经验、提高综合素质的有效途径,是检测培训质量的重要依据.抓好结业论文的撰写工作,是中学校长培训教学改革的突破口、教学工作的"牛鼻子"、教学任务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