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50 毫秒
21.
清末民国时期拉卜楞寺的商业活动对于促成当地农牧土特产品与外界各种日用品的交换,促进安多藏区商贸经济的发展,扩大寺院规模以及加强与外界的经济文化交流起到过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2.
违纪处分关乎大学生的前途和命运,学者们对高校违纪处分行为的法律性质认识不一。违纪处分行为是一种具体行政行为,高校违纪处分中普遍存在处分主体、依据、程序不合法等违法问题。违纪处分中应当在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和"教育为主"原则,协调好违纪处分与学生受教育及就业之间的关系。这不仅有利于维护学生合法权益,也有利于规范学校管理,推进依法治校。  相似文献   
23.
杨文 《西藏研究》2013,(1):27-32
北宋前期处理河湟民族区域蕃族民户犯罪的基本原则是"和断罚纳",即因俗不强制采取统一刑律判决或服刑,而是以钱物代赎。北宋后期随着对河湟区域的开拓经营,河湟与内地的联系进一步加强,蕃汉之间的交往日渐深入,以往"和断"法律政策逐渐不能适应形势的需要,为巩固对河湟民族区域的统治,北宋对其经济法律的政策随之发生了变化,北宋统治者出于维护河湟区域统治目的的需要,其法规从蕃法向"汉法"转变,体现出河湟开边之后的经济发展的趋势。其"汉法"经济法规直接作用到保护蕃族人户的基本经济利益,土地买卖的开放就是河湟"汉法"经济法规走向进步的突出表现。  相似文献   
24.
澳大利亚当代女作家泰格特的作品《窗》,虽然只是在很短的篇幅内给我们讲述了两个病人之间的一个小故事,但这个极富启发意义的小故事却和众多的西方历史文化事实有着一个共同的“母题”.即“先知被害”。这也是这个短小的作品的魅力所在,透过这个小故事我们可以发掘出“先知被害”这一“母题”的内在意义,以及对于我们现代人的警示和启发。  相似文献   
25.
民族高等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民族高等教育在我国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所以,要使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重视民族高等教育的发展。  相似文献   
26.
在通俗文学领域,也就是民间写作领域,亦或称作坊间文学界,尤其以通俗小说为代表,现代化运动在明清时代已经开启.它和官方文学的现代化言说呈一种错位状态.通俗文化是一种与上流文化完全不一样的传统.明清通俗文化的集中代表民间写作的兴起是一种思潮的表现,呈现出开放性、平民化、世俗化、悲剧精神等品格.运河文化圈兴起的商人文化和城市文化推动了民间写作的兴盛.  相似文献   
27.
调解纠纷解决机制在藏族习惯法中占有突出地位,并有其自身特点.藏族习惯法偏爱调解并优先适用自有原因.对此进行客观分析、理性评价,既有利于维护藏族社会的稳定、推动藏族社会的法治进程,也有利于构建和谐藏族社会.  相似文献   
28.
小说《西游记》对舶来品龙王形象持贬斥态度,并多次质疑其"水神"的合法性。这种态度和质疑透露出作者可能是一位道士。孙悟空的本领是长生之妙道,种种现象表明这个道士来自于内丹派。内丹派常常采用春秋笔法来阐明自己的主张。  相似文献   
29.
通过分析藏历纪年与农历干支纪年中的组合对应关系和循环规律,可探索出藏历纪年、农历干支纪年与公元纪年三者之间存在的内在数学规律.依据公元纪年数除以60所得的余数将公元纪年数分成60个集合,制成同余类换算表,给出了算余数直接查表进行藏历纪年与公元纪年相互换算的便捷方法.  相似文献   
30.
回族先民自唐代进入中国以来,便面临着如何与儒家文化相互调适的问题。面对当时复杂的社会环境,回族毅然选择了经商作为生存和发展的支撑点。在历史变迁中,商业活动伴随着他们的生产、生活,并发展成为回族社会的传统和优势,从回族重商传统的形成和原因来看,"重商"促进了回族对汉文化的认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