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6篇
  免费   8篇
管理学   2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28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36篇
理论方法论   16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3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8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9 毫秒
81.
作为社会问题的一部分,民族问题的性质、内容会随着社会问题的变化而变化。当代中国的民族政策面临着一定的考验,民族政策的调整既是当前中国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科学发展观指导下构建“发展型”民族政策的必然要求。以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为例,对其出现的社会矛盾和民族关系的现实表现、相互作用进行调研分析,可以对调整转型期中国民族政策的目标取向提供相应的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82.
本文通过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功能、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向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育学院职能及与基础教育课改的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以探讨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3.
本文通过对教师教育课程标准的功能、改革的原因、改革的方向分析的基础上,从课程设置、培养模式、教学管理、教育学院职能及与基础教育课改的对接等方面提出了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措施,以探讨地方院校教师教育课程改革的深化。  相似文献   
84.
吐蕃占领敦煌时期,为实行蕃化统治,大力推崇佛教,扶植宗教势力,使寺院垄断了教育,寺学教育逐渐代替了唐以来地方州县学教育.因此,其性质、教学内容、教材选择以及教师和学生的身份都与传统的州县学教育有所不同.寺学教育对于打破贵族垄断教育、使教育面向大众传播和普及文化知识方面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85.
通过问卷调查及与部分少数民族聚集区教师访谈的方式对少数民族地区义务教育阶段三语教学教育现状进行调查,并提出了相应的对策方法.  相似文献   
86.
"象征"是中国和欧洲都有的诗歌手法。唐诗《滁州西涧》和1920年代模仿法国象征派的新诗《弃妇》均采用"象征"来传达一种失望与焦虑之情绪。《滁州西涧》意象相接自然,因而意境浑圆,虽传达失望之情绪复又归于和谐。《弃妇》过度追求意象奇特,联结古怪,脱离了民族审美心理,诗里诗外都阴霾不散。  相似文献   
87.
"象征"是中国和欧洲都有的诗歌手法。唐诗《滁州西涧》和1920年代模仿法国象征派的新诗《弃妇》均采用"象征"来传达一种失望与焦虑之情绪。《滁州西涧》意象相接自然,因而意境浑圆,虽传达失望之情绪复又归于和谐。《弃妇》过度追求意象奇特,联结古怪,脱离了民族审美心理,诗里诗外都阴霾不散。  相似文献   
88.
为探究女真文化与汉文化的关系和女真汉化与金亡的关系,结合大量史料和前人对女真汉化与金亡关系的见解,对金世宗时期女真文化与汉文化冲突出现的背景、原因和表现等进行剖析。分析认为:面对女真民族传统文化的日渐丧失,金世宗在维护女真文化本位思想的基础上,积极寻求2种文化的契合点,通过兴办女真字学、创立女真进士科、翻译儒家经典为女真字文本等措施,力图改变这种现状,然而最终未能阻止女真人的汉化趋势,女真文化复兴运动宣告失败,但金世宗为保存民族文化、维护民族传统所做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89.
在唐僧"取经故事"取得重大发展的元明两代,藏传佛教对中原文人创作,特别是对小说《金瓶梅》、《西游记》的创作形成积极影响。藏传密宗中护法神束"虎皮裙"的形象甚是常见。除此,人物形象束"虎皮裙"的造型,在汉族及其他民族的艺术作品中极为罕见,这无疑说明了小说《西游记》孙悟空束"虎皮裙"题材源自藏传密宗。  相似文献   
90.
沙勇 《东方论坛》2012,(1):20-24
洮商即临潭回族商人,是近代中国商业群体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历史变迁和社会发展中,他们依托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交接地带的特殊位置,发挥重商传统优势,充当边地藏族与内地汉族之间商品交换的"中间人"角色。20世纪初,以皮毛贸易为带动的临潭回族商业发展繁盛,回族商人在经营方式、经营种类等方面形成了适宜自身发展实际的商业活动特点,成为西部商品流通贸易的主力军。回族中间商沟通内地与藏区的商业活动,有效地加强了汉、藏、回各民族之间的经济互补、文化沟通和心理联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