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84篇
  免费   3篇
管理学   9篇
人才学   8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5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250篇
社会学   8篇
统计学   4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9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0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13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8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7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根据正反馈原理,本文提出了铂电阻非线性校正基于级数展开和基于准相对误差最小的两种新方法,给出了参数设计的争有达式,设计及实际应用表明,这些方法简单、实用、有效,大大方便了铂电曙度传感器在测控系统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22.
本文从配电网的网损与网损率的解析计算入手,分析了配电网运行中电能损耗的特殊规律,提出了经济运行负荷Pec与最小网损率△Amin%两个概念,导出了计算公式,给出了划分配电网经济运行区域[P]ec解析方法,阐述了各类运行区域的特点及管理要点,对配电网的降损节电,提高经济运行水平和搞好配电网的技术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3.
人图论理论出发,提出了一种优化机床主传动方案析新方法,了数学模型和优化方法,该方法和程序可用于机床变速箱传动方案的优化设计 。  相似文献   
24.
李灵芝  江晶 《中南论坛》2006,1(2):115-118
为了解决大容量雷达数据传输,满足雷达原始视频信号实时无损的要求,根据雷达原始视频信号的特点,给出了采用DPCM(Difference Pulse Coding Modulation)与自适应Huffman编码相结合的压缩编码方式,分析了该算法的有效性和溢出问题,实验表明该方法相对于传统的自适应Huffman编码而言能改善实时性,提高了压缩比。  相似文献   
25.
电力企业备件仓库选址模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以某省电力集团公司所属市级供电公司的备件供应体系为研究背景,深入分析备件管理中的各项成本构成,挖掘出资金占压成本和跌价计提成本等隐性成本,提高了成本统计的准确性和完备性;然后从成本最小的角度出发,建立符合企业业务流程、地理特征和电力企业特定服务要求的备件仓库选址模型,并根据具体应用环境的特点进行合理的剪裁,最后对模型的计算复杂度等进行了初步的分析.  相似文献   
26.
利用Ostrowski带(下称奥氏带)来改善INA法(逆乃氏阵列法)是多变量控制系统设计中一种熟知的方法,但这种方法对系统稳定性的影响在一般的书籍和文献中却未给出证明,本文对这个稳定性问题提出一种证明,其主要结论是用INA法设计的稳定系统,再按奥氏带的位置改变一个反馈系数后,只要改变后的反馈值不侵犯奥氏带,系统的稳定性就不致被破坏,也即系统仍然稳定。  相似文献   
27.
作为计算机领域的一场革命,多媒体技术在短短几年里得到了极大的重视与发展,成为计算机和信息通讯的热门话题。笔者不久前从美国进修归来,现结合所见所闻对多媒体产业的发展作一简介。 多媒体英文原名Multimedia,由词头Multi(多)与media(媒体)组合而成。多媒体技术简  相似文献   
28.
《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改革与实践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微机原理》课程改革与建设过程中的基本思想、主要措施及教学实践与创新。通过课程改革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教学质量。强化实践教学、注重能力培养,《微机原理》课程的教学与改革走出了一条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行之有效的道路。  相似文献   
29.
提出了一类基于三种控制策略的多模态自适应控制方法,通过在线获取对象的有关信息对各控制策略中的相应参数和规则进行修正,以期在复杂工况下提高被控系统的性能——鲁棒性。仿真试验研究证实了方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30.
三相变压器连接组标号的确定在实际工作和教学过程中,经常遇到.有时参考方向不明确,也较繁,掌握和理解起来有困难,容易出错.本文根据几年的教学实践,从特殊到一般,由浅入深,对三相变压器连接组标号的确定进行了归纳、总结,得出规律.实践证明,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