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8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谷崎润一郎是日本唯关主义文学流派的主要代表人物,在日本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他是一位多产作家,写过许多长中短篇小说。在他的众多作品中,《春琴抄》极具代表性,主人公佐助,为了表示对盲女春琴的爱,竞用针刺瞎两眼,表现一种被虐待的变态心理。作者运用巧妙的构思,采用精湛的古典技法和优美典雅的文体,将贯穿其文学作品主题的女性形象...  相似文献   
12.
俄罗斯人一直有着浓厚的集体主义传统,因此在概念层面上俄语词друг对俄罗斯人具有重要的意义,它让人想到"友谊(дружба)""同志(товарищ)"和"友人(приятель)"等词,通过分析"朋友"这一个概念词在俄语中的使用情况,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该词在俄罗斯民族意识中所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13.
"别琴英语"剖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别琴英语”是华人在早期中外贸易交往的实践中逐步发明的中英混杂语言。由于晚清对外贸易的特殊性,“别琴英语”由“广州英语”发展到“洋泾浜英语”。“别琴英语”虽是一种很不规范的英语,但它却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对当今英语教学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4.
翻译中的异化与归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异化与归化的争论由来已久.两者问的矛盾实际上就是直译与意译之争的一种延续.本文从语言、文化、读者三个层面进行分析,指出异化是总的趋势,归化是补充手段.译者应尽可能地采用异化译法,只有当异化译法行不通时,方可退而求其次--采用归化译法.  相似文献   
15.
不同民族的价值诉求都具有本民族的精神文化特征。在中西方大学校训中亦如此。中西方大学校训既有共同性的价值诉求,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性,从跨文化比较的角度揭示中西方大学校训的异中之同和同中之异,对于推进跨文化交际研究和充分借鉴西方大学校训的优点,以加强我国的校训文化建设,都有很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6.
指称转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功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虽然指称转喻在文学作品中很常见,很早就被人们注意和运用,但目前指称转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指称转喻在句子中的指称功能和语篇中的衔接功能,很少关注到指称转喻在文学语篇中的诗学功能.指称转喻不仅是一种简单的语言现象或修辞手段,而且还是文本建构者思考事物、认识世界的一种认知方式,是读者理解和阐释文学语篇的一种思维方式.除了具有指称功能外,指称转喻还具有重要的诗学功能.  相似文献   
17.
马莉 《宿州学院学报》2007,22(3):150-152
外语学习过程中由于受到母语和其它因素的干扰,不可避免的会出现错误,对比分析理论与错误分析理论对如何认识错误,分析错误和改正错误做出了不同的解释。本文从元认知策略着手,以学生遇到的实际困难为例,比较分析了师生在应用两种理论方面的具体情况,并对CA和EA在大学英语教学的应用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8.
翻译家汪榕培的陶诗英译本是距离当下读者最近的陶诗英译本。他通览陶学研究成果,研究陶诗前译,有所创造地将原诗的音韵翻译出来,既尊重了原作,发掘了原作潜能,又满足并拓展了陶诗英语读者的审美需求。  相似文献   
19.
公示语翻译规范化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从公示语的分类与功能着手,引入有关国家(地区)语言政策的国际参照,尝试寻找对中国有益的公示语规范化策略。文章就公示语规范化提出了“三级区分”、立法以及“公示语及翻译咨询委员会”的建议,希望以此作为该领域研究的一种探索。  相似文献   
20.
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美国文学明显是以白人、盎格鲁-撒克逊、新教徒、男性、东部作家为主流,弱势族裔作家常常充当象征性的点缀.这种情况一直到80年代才渐有改观,特别是从性别和族裔的角度对美国文学的重新观照使美国文学与文化的范畴更为宽广.美国主流社会对华裔的种族歧视采取的是一种性别的形式,无论是华裔男性之女性化还是华裔女性之异国情调一直是华裔难以摆脱的刻板形象,从社会性别身份的视角对美国华裔文学的研究和思考也因此具有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