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24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8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4篇
综合类   288篇
社会学   8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31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24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7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7篇
  2002年   15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33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记忆的自我参照效应(self-reference effect)指的是记忆材料与自我相联系时的记忆效果显著优于其他编码条件。研究发现,这种参照效应不仅发生在以个体自我为参照的条件下,同样可以发生在对于个体的母亲、父亲、朋友及所属群体(如中国人)的条件下。随着研究的不断开展,业已形成了多种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研究范式及多种自我参照效应心理机制的解释假说和理论,并结合进行了脑成像的研究和跨文化的比较研究,但对于自我参照效应的多视角探讨缺乏提炼与总结。基于此,分门别类地对记忆自我参照效应的个体自我参照效应、关系自我参照效应和群体自我参照效应进行了系统梳理,有助于后续研究的发展。  相似文献   
62.
传统词汇语义研究将词义扩展的原因更多地归咎于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历史因素和社会因素是词义变化的重要因素,但它们只是外部因素。词汇语义认知研究认为,词汇在很大程度上是有理据的,而不是任意性的,也不可能独立于人类的认知和体验之外。词义发展和变化的内因来源于人类的认知思维,概念转喻是词汇意义扩展的认知机制之一。概念转喻涉及的是“邻近”和“突显”原则,“邻近”常常引发词义的转移,“突显”则会引起词义的扩大或缩小。  相似文献   
63.
心理词汇(mental lexicon)理论是心理语言学和二语词汇习得研究的新近热点之一,近年来取得了重大的发展,其研究成果对于二语词汇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本文主要探讨二语心理词汇的表征结构以及二语词汇能力的发展模式,并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二语学习者的词汇隐喻能力为切入点,分析探讨在外语教学中优化、拓展二语心理词汇的新路径.  相似文献   
64.
本文从词汇、习语、语法和背景知识四个方面对大学英语中的文化特征进行了探讨。认为教师只有把语言知识的传授与文化因素的导入结合起来 ,才能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 ,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65.
对文化差异的认识往往陷入本质论和化约论的泥潭,导致对别的民族产生一种并非基于科学的刻板印象.其原因有三一是世界的丰富复杂,二是认识的主观片面,三是脱离了具体的时空,把瞬间当作了永恒.对策首先,努力从别的民族的特定的生存时空及其历史发展中来认识它.其次,弃定义,从描述.再次,在实践中扩大交流的深度与广度,以此不断丰富和修正原有的理解.最后,对不得已的化约过程保持警惕.  相似文献   
66.
《围城》与《历史人》都是著名校园讽刺小说.其代表人物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都是生活在动荡时期相对平静的大学校园“围城”中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们在日常生活中言与行的矛盾、表与里的抵牾,在职场生涯中道貌岸然的显性身份表象与其庸俗无聊、滑稽可笑的隐性角色扮演形成的伦理悖论,无疑具有强烈的喜剧效果和深刻的反讽性质.由于人物所处经济、政治、文化背景不同,其伦理悖论又各具特点,李梅亭身上散发出陈腐的朱熹式伪道学气息,霍华德·科克则是在激进外表下包裹着极端利己主义.李梅亭与霍华德·科克形象蕴含的伦理悖论在知识分子中具有一定典型性,其形象既为历史存照,也对今天重塑大学灵魂、重塑知识分子健全人格具有一定镜鉴意义.  相似文献   
67.
王蕾 《现代妇女》2014,(4):290-290,295
苏州又别称姑苏,一座小巧精致的水城。苏州的桥梁成为了苏州历史文化的一道独特风景线,据现有的资料统计,城内有桥314座,明末300座,清末311座,民国时期261座。苏州史称"泽国",水网纵横。桥自然就多。小桥流水人家,是人们想到苏州时脑海中闪现最多的画面。本文就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对苏州古桥进行了大致的解读,希望人们在更多的了解苏州古桥的同时也能激起保护苏州古桥的意识,让苏州古桥可以亘古流长。  相似文献   
68.
弗罗斯特采用传统的诗歌形式表达其对现代生活的看法;借自然描写揭示社会认识;憧憬理想而又不乏现实;如此等等的传统与现代、自然与社会、理想与现实的双重性在诗人的诗作中随处可见。弗罗斯特诗中的这种独特的双重性是其在诗坛独树一帜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9.
主体身份的形成与意识形态息息相关,阿尔都塞意识理论的一个核心命题就是"意识形态把个人询唤为主体".他认为,人无法逃脱意识形态,意识形态影响着个体的行为,且意识形态将具体的个人建构为具体的主体.《浮世画家》的主人公小野曾是声名显赫的画家,弟子成群,然而当战争结束,人们开始质疑他的身份,认为他鼓吹军国主义酿成大错,而小野也在回忆中渐渐接受自己的身份演变.依据阿尔都塞的意识形态理论,从社会认可、他人关系以及建筑意象等方面分析意识形态如何将小野询唤为主体,并进一步探讨小野的主体身份问题,对《浮世画家》进行阿尔都塞式的解读.  相似文献   
70.
中国生态书法是一种现代书法,是“天人合一”的书写方式,追求人类主体与自然之间和谐相处的文字书写方式,是当代“生态艺术”(人体艺术、自然介质与动植物艺术)的一种。生态书法取意“道法自然”,依据儒学的生态思想创立。通过自然万物的客体意象与主体审美观念的辩证作用,形成中国现代书法特有的“天行健君子自强不息”的书法原则。而日本现代派书法则继承了禅宗书体与西方现代派艺术精神,使得东亚现代书坛具有多元性与现代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