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1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09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1篇
人口学   4篇
丛书文集   39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7篇
社会学   20篇
统计学   25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24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14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0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27篇
  2013年   22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17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
本文以新西兰亚伯塔斯曼国家公园及公园管理计划为对象,分析该公园在旅游建设与管理方面已经积累的成功经验,期望对我国国家公园的发展有所启示。  相似文献   
12.
创先争优,是创出一流的勇气,是永不懈怠的精神,更是中国共产党人勇往直前优良传统的具体表现。中国共产党在领导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不同时期,广大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的创先争优一脉相承,党因此不断取得成绩和发展壮大。回顾党在取得一系列的胜利和成绩中各级组织和党员创先争优的历史,得出对高校建设的有益启示与深远影响,并提出了高校中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实施办法。  相似文献   
13.
重庆市作为长江中上游金融中心,其资本市场的成长、发展对整个西部地区金融的发展有重要意义。本文对近年来重庆市资本市场的运行状况进行了分析,指出在整体规模、市场机制、约束机制等方面存在的弊端,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4.
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1981~2007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文章以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与经济增长关系为研究对象,用中国1981~2006年的数据实证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中国经济增长促进了中国信贷市场发展,两者是双向促进关系,并据此提出了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5.
基于“双循环”视域分析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交易效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从“内循环”视域构建交易效率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全局主成分分析法测算全国31个省(市、区)交易效率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内部交易效率。结果表明:交易效率由市场经济治理水平、交通通信水平和教育教学水平三个维度构成,且呈现“东高西低、中部居中”的空间格局,其中,四川省的交易效率在全国位于第七名,重庆市的交易效率在全国位于第十七名。进一步研究发现:2012—2020年重庆市三大片区和四川省15个市的交易效率综合得分呈现稳步增长态势,其中,重庆市中心城区和成都市的交易效率稳居前两位。从“外循环”视域运用引力模型测算成渝地区与贸易合作国家及地区的交易效率,结果显示成渝地区与美国、欧盟、澳大利亚、东盟等联系密切,交易效率得分较高。基于此,提出要增强区域整体“硬实力”、提升协同发展“软实力”、稳中提质“四环”贸易圈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首先构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客观赋权法和TOPSIS法测度2008—2019年中国30个省份的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并分析了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网络关联特征;然后利用Dagum基尼系数及其分解方法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的区域差异及其来源,构建空间杜宾模型考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空间收敛现象。研究结果表明:中国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水平整体较低,且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与空间关联特征,多数省份表现出了不同程度的增长趋势,但也有少数省份表现出明显的下降趋势。样本期内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的相对差异总体上呈缩小趋势,各区域地区内、地区间差异都表现出不同程度的下降,超变密度差异和地区内相对差异是整体相对差异的主要来源。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具有显著的空间正相关性,全国及各区域农村产业融合发展均呈现出明显的收敛态势,财政支农水平、城镇化、产业结构、农业保险深度、农村劳动力素质、农村交通条件等因素在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收敛过程中发挥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7.
季斐 《管理与财富》2010,(3):109-110
鲶鱼效应事实上是一种负激励:它是通过引入积极活跃分子,来激励同行业者,从而提高整个行业的经营或技术水平。激励机制的科学与否,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发展空间。然而在现实情况中,企业的激励制度不可谓不丰富,但未必能全面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在鲶鱼效应的研究和应用中,人们往往过分侧重于对“沙丁鱼”的激励,而忽视了“鲶鱼”本身的激励问题。然而对于鲶鱼型人才来说,自我实现始终是最根本的。本文将从以下方面来讨论“鲶鱼激励”。  相似文献   
18.
现有新增耕地测算方法普遍存在精度低、可靠性差、不易操作等问题,尤其不适合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测算.文中通过对现有新增耕地测算方法的对比分析,提出采用改进基础设施用地法,提高丘陵地区土地整理项目新增耕地的测算水平.  相似文献   
19.
20.
既有研究注意到了碳转移,但未能充分关注区域间贸易是否具有碳减排作用。基于比较优势分工视角构建了区域间贸易对碳排放影响的综合性核算框架,借助MRIO、贸易情景假设及SDA分析法,利用2012年和2017年中国区域间投入产出数据,估计了区域间贸易通过不同机制对全国及各省份碳排放的影响,并对贸易类型进行了区分。研究结果显示:第一,区域间贸易大幅降低了中国碳排放总量,多数省份实现了碳减排,符合比较优势原理推论。第二,区域间贸易通过碳替代和碳转移两种机制影响地区碳排放,碳替代机制发挥了碳减排主要作用,碳转移机制增排和减排的影响相当。第三,从贸易类型看,中间品和最终品两类贸易都产生了积极减排贡献,中间品贸易的碳减排贡献较大。第四,从变化趋势看,中间品贸易结构低碳化发展已成为驱动全国及各省份碳减排的重要因素,而最终品贸易结构未呈现出低碳化趋势。据此提出了政策建议,期望为推动贸易的高质量发展以及实现“双碳”目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