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在中国古代文学作品中,海是百川汇聚之处,是广阔的、博大的、深邃的、永恒的、雄壮的.这一观念常常通过浩浩、茫茫、荡荡、洋洋、无际涯、不可极、吞吐日月等词语来直接表达,也常常用鲲鹏、长鲸、巨鳌、大鹏、惊涛骇浪等意象来形象描述.中国古代文人对海洋的认知,更多的是精神层面,而非物质和现实层面;他们对大海的歌颂,体现了他们自己追求自由的精神、豪迈的气质、远大的志向和广阔的胸怀.  相似文献   
132.
夏历十月是禾黍收获后的闲暇季节,先秦就有宴享和祭祀神鬼的习俗。秦以十月朔为岁首,始为节,然仅有朝廷之朝贺宴享,汉因袭不变。魏晋至唐,发展缓慢。南北朝时,北方有食黍臛的习俗;道教以此日为民岁腊,有祭祀五帝以祈求长寿的习俗。唐代夔地食裹蒸、燋糟(糖),武臣穿缺胯袄子,农家占麻麦、卜米谷。宋代此节最为繁荣,朝廷为百官授衣;皇家朝陵,士庶飨坟;家家开炉设会,团聚饮宴。元代以后官方有授时宪书之习俗,但重点转向烧送衣物祭祀先祖,故而被称为"寒衣节"。  相似文献   
133.
沈从文在<三三>中一反以往对湘西乡村文明的一味赞美,在歌颂乡村文明的同时引入了城市文明,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看,这两种文明即为乡村生态文明和城市生态文明,作家在文本中反映了二者的特点并揭示了二者的碰撞和融合,从中也反映了作家潜在的生态意识.在沈从文的整个创作中,<三三>在其对湘西乡村文明和两种生态文明的关系的思考中有着转折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4.
台湾的殖民地历史使得台湾处在一种文化挣扎中,台湾电影在展现现实时,不自觉地显露出"第三世界"焦虑。一些影片触及到归属感的问题,也都将代表家庭的"父亲"作为台湾文化认同和身份表述的象征。台湾电影以影像叙述了主体身份构建的努力,诠释了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社会对"乡土"的想象和认同:家国乡愁、迷茫游移、"在地"情结。台湾电影中复杂多元的乡土意识和台湾自我身份认同紧密联系在一起,具有丰富的文化社会学意义。  相似文献   
135.
对文字形体和义项的准确理解和把握是古代汉语学习中的重要内容,也是阅读古代文献的重要前提。但是由于几千年来的辗转传抄,古代文献在流传的过程中产生了不少错误,也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带来一些困难。本文针对古代汉语教材中存在争议或分歧的语句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一些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6.
由于英语专业四、八级口试的受众面还比较窄,不少英语专业学生的口语能力还无法得到科学、客观、有效的评测.在英语专四、专八口试成为一种普遍的、常态的大规模口语测试之前,组织校级或者院级的英语专业阶段性口语测试不失为一种有益的补充.它不仅可以实现口语教学的教考分离,还可以利用测试的反拨效应来促进口语教学质量的不断提高.探讨了英语专业实施阶段性口语测试过程中在试题编写、测试方式、考试实施、评分方法以及成绩汇报方面的具体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37.
王人恩 《社科纵横》2008,23(1):89-91
梁代刘令娴的<祭夫徐悱文>是一篇情文并茂的祭文佳作,而且对后代妻祭夫文的影响很大,然而,关于该文的写作时间、它在祭文发展史上的地位及其对后代妻祭夫文的影响等问题却较少有人加以探讨.  相似文献   
138.
贡师泰为元代中后期的一位汉族名臣,著名的诗文家。其于仕途和文学上,均取得不凡成就,建树颇丰,令人敬羡。除了其家世渊源之影响,与其一生师承皆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这亦体现了生活在少数民族之蒙古族统治的元政权下汉人士大夫群体的一些活动特点。笔者拟从贡师泰的《玩斋集》及与之有交的同时代学者的著作等文献资料来窥探其师承交友情况,略作考辨,以此管窥其不凡一生。  相似文献   
139.
中国学者在对西方文学的反思中,感到有必要深入到现代性话语的历史结构中,积极探寻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主体意识,建立中国人自己的话语体系。全球化时代需要的是既具有本民族文化记忆的深刻底蕴,又具有健全开放的心态和全球视野。故而,中国学者应该积极介入国际理论争鸣,发出中国人的声音,与外来文化展开平等对话交流。  相似文献   
140.
秦理斌具有扎实、深厚的书法基本功,在长期的书写过程中自然地形成了端庄中寓奇崛、雄健中见灵秀,拙朴而又巧妙,厚重、质实而又与飘逸、洒脱的个人风格。其深入传统、注重性情的自然表现、不唯新是求的创作态度,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