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篇
民族学   2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5篇
理论方法论   6篇
综合类   188篇
社会学   3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1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1篇
  200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新时期,散文成为一种无所不在的文体形式,女性作家也被裹挟其中,开始不约而同地集中于以散文这种文学形式,自觉地书写自己的意识和体验。以“大女人散文”、“纯女人散文”、“小女人散文”归类分析发现,这一时期女性散文的的视角不断从外在而内在地转移,女性散文的情感关注不断从群体共同而个性私密地收缩,即女性散文视角与情感观照的不断内化。  相似文献   
142.
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与西方主流话语体系下对中国形象的表述有所不同,他对中国既有由衷的赞赏和褒扬,又有诚恳的批评和建议。罗素在其"中立一元论"哲学思想的指导下,避免了"乌托邦化"中国形象和"意识形态化"中国形象两个极端,然而罗素对中国形象的表述仍然是典型的西方人在西方现代性危机背景下注视中国时流露出来的欲望和恐惧的体现,这对现今西方社会的中国形象表述也有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3.
从近代到20世纪30年代,伴随着中国寻求现代化道路,国民性问题的探讨持续不断。随着西方现代文明价值体系下的国民性观念的逐步深化,诸多"五四"知识分子将国民性改造的目标指向了国家民族的现代化。而"五四"的激进时期之后,林语堂反思过于倾斜的中西文化关系,在30年代对国民性问题的看法发生变化。林语堂将国民性问题的领域由政治转向文化,将关注的对象由群体转向个体,参照的体系标准由西方转向了中国。林语堂所代表的一批知识分子国民性观念的转变,显示出传统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逐步认识自身,主体意识逐步觉醒,在构想现代国家中开始塑造中国的文化理想。  相似文献   
144.
王人恩 《社科纵横》2010,25(12):82-85,88
台湾杜世杰先生的《红楼梦考释》是继王梦阮、沈瓶庵、邓狂言、谌卢、潘重规等人的索隐派著作之后的一部篇幅最大、最具系统的红学论著。其中他给贾宝玉、林黛玉找到的所谓影射的"原型"是清世祖、董小宛,我们可以看作是早就有的"清世祖与董小宛的爱情故事说"的继续;仔细分析,杜世杰的观点仅仅是对前此索隐派观点的承袭而已,没有什么学术性。  相似文献   
145.
随着高校农村贫困生生源的逐年增加,农村贫困生的就业情况备受关注。本文结合辅导员工作案例,对农村贫困生提升就业竞争力所遇到的困境进行了分析,并对辅导员在提升农村贫困生就业竞争力方面的工作工作重点和方向进行了探索。  相似文献   
146.
刘笔农文坛忆旧散文再现了新华优秀作家在文学创作、培养新人和服务社会等方面的贡献。他对历史瞬间的艺术表现,准确地刻画了人物鲜明的性格气质,给读者以审美享受;其创作可以作为文学史料的补充;他尝试重筑新华文坛一个时代的文学画廊,诠释了一代文化人对家园不能割舍的使命感。  相似文献   
147.
Charles C.Fries是被语料库语言学界遗忘的一位重量级人物。他既是美国结构主义的代表人物,同时也是一位具有超前意识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家和杰出实践者。他的一些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及方法至今对语料库语言学仍具有指导意义。对其主要的语料库语言学思想及方法:真实客观的数据观、将语言对比特征作为研究的焦点以及实证的研究范式,进行了评述,并在最后指出其思想和方法上的一些缺陷。  相似文献   
148.
潘岳的诗文通过对逝者的哀悼表达了命运不能自主、人生无法掌控的憾恨感,他对隐逸高情的抒写则建构了一个理想的自我.这两者都是潘岳面对人生困境的自我救赎:在“哀情”的叙写中,人生挫败感被引导、召唤出来,从而得到疏解和清除;在对“高情”的抒写中,人生的价值感得到重新确认,“失败”的自我也被重新建构.两者互为补充,折射出魏晋时代人们对于“情”的自觉.  相似文献   
149.
刘克庄留下了四组42首帖子词,内容主要为纪写节序,应时纳祜;有的在颂美中微含讽谏,有的叙写时事,具有纪实色彩。表现形式上多用新异典故,有的句式拗峭,颇有特色。刘克庄写作帖子前后所表现出的既爱又怕的矛盾心态是宋时士人应制创作的典型表现。  相似文献   
150.
20世纪70年代之后,美国新左翼运动在剧烈动荡中逐渐消沉,但桑塔格通过一系列的著述,表达对波兰问题、波黑冲突、反恐战争等美国试图掌控世界的敏感问题的独立见解,不懈地传载出当代美国左翼文学阵营的声音,体现了当代西方知识分子的社会公共关怀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