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民族学   1篇
丛书文集   6篇
综合类   15篇
  2017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21.
20世纪80年代的现实主义文学思潮与选本编纂之间是一种错位的关系。80年代中期以前,在现实主义占据主导地位的时候,真正以现实主义命名的选本却不多见,现实主义文学思潮选本多出现在现实主义已如明日黄花之时。这样一种错位表明,当现实主义思潮占据主流之时,现实主义并不成其为一个问题,故而无需特以现实主义之名命名选本。在这之前,虽无现实主义命名的文学选本,但大多选本所录作品很少不是现实主义之作。如此种种,与现实主义文学在80年代的命运及其同现代主义的复杂关系密不可分。  相似文献   
22.
从本雅明的艺术复制理论出发,对中国年画做出一番梳理和认知.究其本质,机械复制的出现与艺术世界的"韵味"消逝并不存在直接的因果牵连.社会文化心理氛围的变异,导致年画艺术在现代的困境,说明了复制的非决定性因素.因此,人们把一切艺术中美学意蕴失落的现象仅仅指向技术发达时,有失公允,甚至是对社会进步的自我否定.技术可以使艺术更加精致,复制同样可以使艺术更加完美,关键在于审美主体自身.因为无论技术怎样发达,记忆都是最重要的.有了记忆,艺术才充满底蕴和生气,才能让人回溯和瞻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