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8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65篇
劳动科学   5篇
人才学   39篇
丛书文集   7篇
理论方法论   5篇
综合类   143篇
社会学   273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26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61篇
  2013年   64篇
  2012年   80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56篇
  2009年   44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1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先听企业概况介绍,后进内部实地参观考察,再借"宝地"设计筹划……2008年1月9日下午,一心为学生未来着想的上海市宝山职业技术学校,将校行政会移到了合作伙伴——中铝上海铜业有限公司和上海沪北物流发展有限公司两家企业中去开。  相似文献   
2.
职校女教师占在校教职工的人数不少,高学历和高职称的女教师也越来越多.在竞争越来越激烈的社会,中职校女教师应唤起自我意识的觉醒,外塑形象,内塑素质,增强实力,参与竞争,使其在推动建设高水平学校和社会发展中发挥应有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徐晓银 《职业》2012,(15):138-140
教师期望是一种巨大的教育力量,是学生进步和发展的重要精神支柱和情感力量。职校班主任对学生的期望若不够合理,会产生消极影响。应发挥教师期望的积极作用,并有效地将期望信息传递给学生,形成"期望效应"的良性循环,提高班主任的工作效果。  相似文献   
4.
汤明兰 《职业》2012,(21):37
会计职业道德之于会计职业,如同社会道德之于一个国家的社会风气,涉及的是一个根本性的职业生态环境问题。美国拉尔森教授在其第十二版《会计学原理》中以"道德是最基本的会计学原理"为开场白,专门进行了讨论。会计职业道德建设要从启蒙抓起,从在校学生抓起,做好高职院校会计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教育工作,是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环节之一。一、当前职校会计职业道德建设的误区我国正处于会计制度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各职校十分重视会计学科的建设和学生专业技能的培养。但是教学中对学生会计职业道德的培养却重视不够,总认为会计职业道德问题在学校中并不重要,或者认为那是学生自己或毕  相似文献   
5.
人物聚焦     
《职业》2012,(28):15
闫文静:高职生毕业6年成长为十八大代表2006年,闫文静从湖北职业技术学院毕业来到中山市,经过4重考核,进入一家企业当储备干部。今年5月,闫文静高票当选十八大代表,将代表广东省2700万外来工发声。近段时间,她每天跑一个地方,计划走遍中山市24个镇区倾  相似文献   
6.
陈爱东 《经营管理者》2012,(7X):364-364
中等职业学校的会计专业学生,经过二至三年的理论和实践学习直接进入劳动力市场,如何才能实现从学校到社会的平稳过渡,适应社会的发展,这就需要学校对市场的变化及时作出反应,解决专业课教学内容的滞后性,提高专业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效率。本文主要从调整会计专业课程设置及实作教学的角度,进行了初步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大数据时代,福建经济学校电子商务专业通过组建教师团队、研发课程资源、搭建"电子商务课程网络教学平台",探索电子商务课程网络教学的有效途径,旨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  相似文献   
8.
2015年7月,广州市番禺区职业技术学校微商学院正式挂牌,这是目前国内首家在职业技术学校中创办的微商学院.纵观微商的发展,不可否认微商在未来具有无限的发展潜力,不仅能让商科类职校生体验创业过程,还能积累创业经验,因此,这是一个值得学生尝试的创业项目.本文分析了职校生进行校园微商创业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9.
耿丽青 《职业》2012,(11):118
目前,学校正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变,两者相互对立。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公民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和身体、心理、劳动技能素质,培养能力,发展个性为目的的教育,是充分开发受教育者潜能的教育,是以社会文化塑造社会合格成员的教育,是促进受教育者个性  相似文献   
10.
陈颖 《劳动世界》2014,(1):134-134
职校生的音乐教育中,要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更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教师要以创造学习情境为前提,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发散学生的学习思维,让他们展现能力,为成为创新人才打下夯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