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6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3篇
社会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关羽北伐是对《隆中对》思想实践的产物 ,失在时机的选择不当和退却不及。但刘备缺乏权变 ,丧失了对荆益二刘的取代先机 ,蜀汉汉中、东线、关羽三路军队未能统筹策应 ,诸葛亮前期不甚为刘备倚重 ,联盟破裂 ,是关羽北伐毁败的重要原因。随即刘备夷陵战败 ,诸葛亮治国的思想不得已由“跨有荆益”嬗变为渐取陇右、蚕食雍凉、东和孙吴的务实方略  相似文献   
2.
诸葛亮未出茅庐便知三分天下,在刘备三顾茅庐时,便提出<隆中对>,为刘备指出发展方向和治国方略.<隆中对>前后可分两大部分.前半部分劝告刘备不要与已拥有百万之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争锋;要与占据江东已历三世,国险而民附,贤能为之用的孙权结盟,不要为敌.指出刘备的发展方向是占有荆州和益州.后半部分为刘备指出五点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一)联吴抗曹;(二)跨有荆、益;(三)西和西戎,南抚夷越;(四)内修政理;(五)两路出军,一向宛、洛,一出秦川.这五大治国方略和战略部署,由于关羽大意失荆州而受到严重打击,使"跨有荆、益"和"两路出军"的计划落空,吴蜀联盟中断,但诸葛亮在"联吴抗曹"、"西和诸戎,南抚夷越"等方面仍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对开发四川、云南、贵州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诸葛亮是三国时期一流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  相似文献   
3.
《咨询与决策》2013,(9):F0002-F0002
“鹿门叠翠,鱼梁唱晚;紫薇花开。色满园。山水之城。亦梦亦幻;森林城市,我的家园。植树造林,城乡巨变:美丽汉江。万亩果园。古城风韵,景色万千;绿色襄阳,名不虚传。阳光普照,层林尽染;美不胜收,好一副醉人的画卷……”  相似文献   
4.
关羽失荆州后,刘备不顾群臣反对,也不顾《隆中对》里“外结好孙权”的基本方针,起倾国之军东伐孙吴,结果彝陵兵败,导致蜀汉国力大损,刘备也身死于白帝城。从此,蜀汉退守益州一隅,三国鼎立之势基本定局。  相似文献   
5.
近几年来,关于诸葛亮的评议较多,具有启发意义的见解也不少,然轻率之议、轻薄之言也颇多。文章认为关键在于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以公允的态度,作出有分寸的评析;还要坚持“同情之理解”的精神,尊重历史背景和特定语境。为此,本文就涉及诸葛亮历史人物形象议论较多的三个问题略加辨析。  相似文献   
6.
<三国演义>"拥刘反曹"的倾向性描写,使一般读者往往以为曹魏一切都在诸葛亮谋算中,曹操伎俩用尽,仍不免被愚弄得可怜而且可笑.其实,这是被作者瞒蔽了.<三国演义>中真正的强者是曹操,三家中一直居战略优势地位的是魏国.曹操不仅乘汉室之危,移都许昌,抢先得"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而且后期以至其子曾丕称帝后,也与昊国一样,深明"三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之机,动必联吴,持守待变,总能在诸葛亮的进攻面前保持不败的优势,并为后来晋室统一奠定了基础.这可以说是现实主义在<三国演义>这部有强烈政治倾向性与理想色彩的书中的胜利,由此可以更加深悟小说创作与生活之错综复杂的关系.  相似文献   
7.
赤壁之战之前的备亮关系经过了从"茫然期"到"蜜月期"再到"倚重期"的转化。诸葛亮出山是"毛遂自荐"在前,"三顾茅庐"在后,一开始并没有被刘备重用。经过"隆中对"的君臣长谈,备亮关系开始由"茫然期"向"蜜月期"转变。之后诸葛亮提出夺取荆州的"荆州三策":联合刘琦,夺取襄阳和联合孙权,出使孙吴。刘备把出使孙吴的重任交给了诸葛亮,说明备亮关系已经完成了由"蜜月期"到"倚重期"的转变。  相似文献   
8.
随着荆州的失落,诸葛亮及其继任者强蜀方略的重心凸现出向西部陇石拓土扩军,夺马足粮,割据发展以牵制曹魏的西征而非北伐的发展格局,体现了亮联结益州,南中,汉中,凉州为一体,力求自存后图进取的战略远图,表明蜀汉中后期修正了《隆中对》的筹划,西征是蜀汉自强之兴.  相似文献   
9.
徐焰 《领导文萃》2012,(18):37-38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人们提到诸葛亮,往往评价他帮刘备制定的军事战略《隆中对》是"高才天下知",《三国演义》的作者罗贯中甚至称其为"万古之人所不能及也"。不过若正视历史,可看出《隆中对》确定的目标并非三国割据,而是要一统天下,这个战略意图最终以失败告终。熟读史书的毛泽东在点评时便认为:"其始误于隆中对,千里之遥而二分兵力。"刘备把军队分散在四川和荆州,犯了两线作战的大忌,这正是致败之  相似文献   
10.
隆中对》是刘备“三顾茅庐”时诸葛亮为其谋划的整体战略构想。当诸葛亮在隆中草堂面见三顾草庐的刘备,从当时所处的环境与条件出发,为刘备量身定做的战略构想和实施要点和盘托出,这就是诸葛亮为帮助刘备建功立业的《隆中对》。诸葛亮在《隆中对》中的战略思想与我们现在企业的战略管理思想基本一致,研究《隆中对》对现在的企业进行有效的战略管理有很强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