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张蓉 《江苏教育学院学报》2000,16(3):58-60
《劝学》篇开了我国教育史上个人著述的先河 ,体现了荀子的学习心理学思想 :他重视学习的教育作用 ,认为学习以感知为基础 ,强调注意品质、思维品质、感情因素对学习至关重要 ,主张学贵专一、坚持不懈、学以致用。荀子的心理学思想体系是唯物主义的 ,许多见解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值得借鉴学习 相似文献
22.
《荀子·劝学篇》校释订补四则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天海 《贵州民族学院学报》2002,(6):71-74
对先秦名著《荀子》的校释 ,自唐人杨所传注本后 ,明清以来 ,代不乏人 ,然其中疑难未解之处多在。本文仅就《劝学篇》中部分疑难词语 ,在前贤时彦研究基础上深入考究 ,提出新的见解 ,并对旧校释进行订正、补充 相似文献
23.
杨德春 《北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124-128
张之纯《中国文学史》明确提出骈俪之文肇始于陆机。谭家健歪曲钟涛博士的观点。于景祥确实不清楚骈文究竟形成于何时。骈文是在阴阳思想成为普遍的世界观,即阴阳思想上升到哲学的高度之后,在辞赋的影响之下,在辞赋之外的散文中连续使用骈化句式而形成的。骈文最根本或最本质的特征就是骈,骈文是有意识连续骈化之文。辞采、典故、声律等是骈文在骈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次要特征和阶段性特征。 相似文献
24.
25.
荀子与“礼”荀子是战国时期赵国人,儒家学派代表人物,著名的思想家。他的核心思想是“礼”,强调以礼为基础进行立法,主张通过教化改造人性,在重视“师”的礼仪道德教育的同时强调“法”的规范强制作用。他否认圣人决定历史走向,认为天人相分、人可制天。他著有《荀子》一书,晚年代表作为《劝学》。荀子虽是儒家,但其思想带有法家色彩,两名弟子又是法家代表人物,以至他一直被视为儒家的异端。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