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8篇
  免费   46篇
  国内免费   2篇
管理学   35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408篇
理论方法论   66篇
综合类   388篇
社会学   26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30篇
  2023年   40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64篇
  2020年   51篇
  2019年   41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9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21篇
  2014年   38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6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52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56篇
  2006年   39篇
  2005年   35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1.
本文概述了对市场进行研究的社会学路径。在考察了经济学研究路径之后,作者述评了包括经济学的“另类”学派、经济人类学、文化社会学、“嵌入”的研究路径以及新政治经济学在内的范围比较宽泛的各种理论流派。作者还简单讨论了近来关于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的转型及全球化的争论。作者最后指出了对市场在历史和制度上的复杂性进行理论化研究的困难。  相似文献   
72.
73.
随着媒介技术与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数字开始充斥着人们的社交语境,各种数字仪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与媒介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字仪式是以数字为主题或内容,以数字呈现的具有数字内涵的传播仪式。数字仪式是政治认同建构与社会治理的手段,暗含商业主体仪式营销与形象推广的动机,具有个人的角色展演与群体社会链接的意蕴,牵涉全景环绕与前台呈现。数字仪式的泛滥导致数字神化的势头逐渐浮现,人们的认知与主体性渐趋异化,资本主体的数字宰制进一步加深。摆脱数字仪式的禁锢,需要通过数字仪式的解魅、解构和解缚,重构对于数字仪式的认知,重夺数字仪式生产的主导权,融入现实世界,找回人类的本性与品质。  相似文献   
74.
75.
76.
目前,经济学理论方面的纷争不仅仅在于观点和问题的百花齐放,而且在研究同一问题的方法上也是各持己见。同时,针对经济学研究方法本身,不同观点、不同学派的人持有的观点截然不同。因为研究对象各有差异,因此,经济学的研究方法也迥然不同。了解经济学研究方法对我们理解经济学体系有指导方向的作用,也有利于我们用类似的研究方法解读当前现实中的经济问题,更有利于经济学研究方法上的再创新。  相似文献   
77.
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是一部划时代的历史著作,阐述了生产与分配、交换和消费的一般关系,并深入地阐释了“消费使产品成为产品,使生产者成为生产者”“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是生产发展的动力”的思想,其思想对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现实性和指导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立足于生产与消费两大基本点,本文将着重对《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的消费理论作出逻辑性的分析,阐释生产和消费两者的内在关系,以及消费理论对我国当代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78.
习近平总书记要求学习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进一步明确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主流地位。我们必须排除干扰,坚持正确方向,在实践中不断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经济学有了巨大发展,如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和近期提出的新常态论、五大理念、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是新的内容。今后必须在实践中进一步探索和创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使之永葆青春活力。  相似文献   
79.
《科学发展》2012,(9):113
上海发展战略研究所潘英丽工作室,是以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潘英丽教授为领军人物,致力于国际金融中心建设的理论、政策和实践问题研究的研究平台,由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于2012年4月授牌成立。潘英丽教授1977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华东师范大学攻读政治经济学、西方经济学和国际金融学,并于1992年获得博士学位;1996年获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20世纪90年代致力于发  相似文献   
80.
辛程 《中华魂》2010,(10):50-55
来信 《中华魂》编辑部: 我是学政治经济学的,因而十分关注这个领域发生的讨论和争论。我发现围绕劳动价值论问题的争论这些年来时起时伏,始终没有停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