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81.
82.
金岳霖先生等五人合著、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的《形式逻辑简明读本》(以下简称《读本》)一书,1978年已出第3版,印刷6次。据该书出版者说明,出第3版时,曾经均非原著者的五人参加修订,并经北京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北京师范大学哲学系逻辑教研室和政教系逻辑教研组的部分同志提供了许多宝贵意见。可见,本书可算是出于逻辑学名家之手,凝结着许多逻辑学工作者的辛劳,影响颇广的一本形式逻辑专著。然而,也许是因为一时疏忽吧,该书在阐述“什么是判断”时所举的一个作了反复论述的核心例句,竟是下面这样一个句子:“如果明天… 相似文献
83.
《文艺心理学读本》(王先霈著)于2009年8月由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采取了与著名美学家朱光潜相同的研究立场,即:把文艺的创作和欣赏“当作心理事实去研究”。其目的在于引起青年学生对文艺心理学的好奇,引起他们自己进一步探索的兴趣。该书标为“读本”,用意在表示着重于客观介绍学界共识,介绍相关的学术资料,给学习者提供学术地图,而不是着重于表达著者个人的见解。 相似文献
84.
从探讨林语堂编撰的《开明英文读本》系列教材的特色入手,考察林语堂文化对比视角下的语言教学观、东西方文化融合的教材观,以及跨文化意识贯穿始终的教育观。研究表明,语言、文学、文化的融会贯通,以及林语堂教学观、教材观和教育观的和谐统一是《开明英文读本》成功的根本,从中得出,“教文字更教文化”是林语堂外语教育思想的核心。 相似文献
85.
86.
87.
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当下,我们的语文教学成为教育界乃至整个社会的众矢之的,我国语言学界的一代宗师,著名的语文教育家吕叔湘先生曾尖锐地指出中小学语文教学少、慢、差、费,用占总课时百分之三十的时间学习语文,却大多数考试不如意。本篇文章主要论述边远山区的语文教学中利用乡土读本的创编开展的语文教研探索。 相似文献
88.
本文采用学术史思路,将作为教材的“文学史”,放置在“文学教育”的平台上,加以认真审视与叩问;主张以精心挑选的“读本”为中心来展开课堂教学,舍弃大量不着边际的“宏论”以及很可能唾手可得的“史料”,将主要精力放在学术视野的拓展、理论思维的养成以及分析能力的提升上. 相似文献
89.
“文革”以后。我常想这样一个问题:我们的一些青少年会在一夜之间变得那么野蛮、凶狠、毫无人性,我们的教育。尤其是语文教育,有没有应该反思的地方?——“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我们早就在讳言“人”“人性”了。是的。我们似乎也在认真地教学生怎么做人。但由于那个年代阶级性取代了人性,又把无产阶级阶级性的标准抬到极其伟大纯粹的高度,人变成了神,使得常人可望而不可及。而把人性中一成不变的一些真正美好的东西全都划归资产阶级.人于是又变成了鬼:真正的人在教育中并无立足之地,难怪潘多拉盒子一经打开,就变得难以收拾了。 相似文献
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