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1791篇
  免费   4428篇
  国内免费   1167篇
管理学   25717篇
劳动科学   2786篇
民族学   4947篇
人才学   5833篇
人口学   1575篇
丛书文集   44795篇
教育普及   4篇
理论方法论   11090篇
综合类   99633篇
社会学   24106篇
统计学   6900篇
  2024年   844篇
  2023年   3224篇
  2022年   2823篇
  2021年   3610篇
  2020年   3498篇
  2019年   3335篇
  2018年   1588篇
  2017年   2570篇
  2016年   3627篇
  2015年   6138篇
  2014年   15528篇
  2013年   12179篇
  2012年   14341篇
  2011年   20126篇
  2010年   20714篇
  2009年   16847篇
  2008年   18153篇
  2007年   11510篇
  2006年   10201篇
  2005年   10808篇
  2004年   9474篇
  2003年   8636篇
  2002年   7915篇
  2001年   6935篇
  2000年   5304篇
  1999年   2073篇
  1998年   1320篇
  1997年   987篇
  1996年   821篇
  1995年   504篇
  1994年   427篇
  1993年   371篇
  1992年   233篇
  1991年   239篇
  1990年   187篇
  1989年   163篇
  1988年   34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4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0年   1篇
  1957年   1篇
  193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聚焦     
我国技校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于近日发布消息称,截至目前,中国共有技工院校近3000所,技工院校就业率一直保持在96%以上,一大批骨干学校毕业生就业率达到100%。据悉,在技校中,技师学院有380余所,高级技工学校有340余所,在校生达380余万人。据了解,技工院校70%以上的在校生来自农村,是将农村转移劳动力培养成为新兴产业大军的摇篮。在开展学制教育的  相似文献   
62.
图书简介:《材料科学探索》是一部反映我国材料科学,特别是高温合金领域重要发展和学术水平,对我国材料科学的研究以及今后材料科学的发展具有指导作用和参考价值的著作。该书与时俱进增订新的内容,收录了师昌绪院士各个时期、各个阶段的学术思想、学术论文及重要代表作,是我国材料科学发展的缩影,为当下及后人研究中国材料科学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全面、权威、翔实的学术文献资料。  相似文献   
63.
文化是人类所独有的,不论是中国文化还是外国文化,不论是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有其共性,又都各有其个性。中国的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的融合与冲突是我们所关注的,本文将对此做以探索。  相似文献   
64.
实践学时的嵌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模式建构的必要条件,教学方法的理顺、宏观与微观诸因素的协调,能够保证实践教学模式的有序运行。个性化考查是中国古代文学实践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基于原典的新鲜性和趣味性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能够增强学生的创新能力。  相似文献   
65.
66.
67.
"张飞捉周瑜"故事不见于《三国志演义》,但在戏曲及说唱文学中一直都有流传.其源头最早可追溯至明万历年间刊刻的《草庐记》,后被清宫连台本戏《鼎峙春秋》改编定型,逐渐影响至多种地方戏曲、说唱曲艺.由于《鼎峙春秋》以《三国志演义》为纲,巧妙地将"张飞捉周瑜"故事插入剧情之中,更容易被熟悉小说情节的观众接受,因此产生的影响更大.而这一故事在其他通俗文学类别中,同样存在向《三国志演义》靠拢的趋势.以"张飞捉周瑜"故事在通俗文学中的传播与演变为线索,可以发现许多"非小说故事"通过主动与小说同化的方式,获得更大的生存空间,得到文学地位的"上移",可被视作一种特殊的经典化过程.  相似文献   
68.
“内圣外王”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积淀的典型特征之一,有其历史的传承性.因此,在社会主义新文化建设语境下,从“内圣外王”理想人格中挖掘出现时代所需要的“创造”潜质,也是传承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历史与逻辑的体现.创造诠释说与创造教育说为其转化出“创造”性人格,提供了理论依据.由“德”化“新”立“创”,善养创造思维多元要素,化育人生最高义,揭示出“内圣外王”理想人格化为现实“创造”人格的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69.
关于牛汉《悼念一棵枫树》的通行解读,不仅与作者牛汉的诗学理念相悖,也很难说清楚《悼念一棵枫树》的意义和价值之所在。将牛汉的"悼念"行为放置在现代人与大自然互为主客体的敌对性关系结构中,以文本细读的方式,可揭开牛汉"悼念一棵枫树"的现代性内涵。作为客体的大自然和枫树,实际上是以死亡的特殊方式唤醒了诗人,使诗人从单一可控的主体复活为自由生动的生命个体,因此,《悼念一棵枫树》表达的是一个被拯救了的生命向自己的拯救者发出的致敬和感谢。  相似文献   
70.
赵元任先生所著的《中国话的文法》一书除了在学术方面对汉语语法体系进行了系统的描写与构建,其所展现出的学术精神也值得后人细细品读,包括对语言事实的重视、对待学问的理性态度以及跳出去跳进来的研究方法,也正是这些学术精神使得该书引起了汉语语法研究质的转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