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7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15篇
管理学   162篇
劳动科学   3篇
民族学   10篇
人才学   15篇
人口学   12篇
丛书文集   327篇
理论方法论   52篇
综合类   657篇
社会学   57篇
统计学   82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2篇
  2022年   25篇
  2021年   19篇
  2020年   24篇
  2019年   21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34篇
  2015年   34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79篇
  2012年   64篇
  2011年   94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104篇
  2008年   125篇
  2007年   84篇
  2006年   64篇
  2005年   80篇
  2004年   54篇
  2003年   62篇
  2002年   34篇
  2001年   49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19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线性扰动法可以广泛地用于求解动态随机一般均衡模型,文章阐述了其原理并将这一方法应用于一个关于中国经济波动的实际经济周期模型的求解.  相似文献   
82.
武平平 《理论界》2012,(12):4-6
西方经济学动态随机一般均衡理论(DSGE)具有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等三大鲜明特点,体现在模型的构造、求解、估计以及模拟过程中。然而,马克思主义理论对经济的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也有论述,分散在经典著作《资本论》三大卷中。本文详尽阐述了DSGE理论与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对经济运行的随机性、动态性以及一般均衡性的理论解释,比较分析了两者的差异,并提出了作者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83.
折现率是根据货币时间价值这一特征,按复利计息原理,把未来一定时期的预期收益折合为现值的一种折算比率。从本质上讲,折现率是一种投资报酬率。预期收益率,在这里指的是从CAPM(资本资产定价)模型所得到的收益率。本文首先阐述了确定折现率的一般原则,在此基础上具体分析了国内外确定折现率的各种方法,最后详尽阐述了CAPM法中预期收益率作为折现率的可行性。对于CAPM法应用于我国的最大障碍?系数的确定,本文则通过采用模型变化法和调整法来化解该问题。一、折现率确定的原则1.确定折现率的基本原则是投资的期望报酬率。对不同行业投资…  相似文献   
84.
从属种关系透视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从属种关系的角度考察本质及其基本层次 ,我们发现 ,本质就是作为种的事物或现象的属 ,它作为一个系统有三个基本层次 :第一 ,形式本质 ,就是种的最高的类或属 ;第二 ,一般本质 ,即深藏于同类事物背后而又为该类事物的每一现实个体所不完全地表现和不断地趋近的那种性质 ;第三 ,特殊本质 ,它是作为种的事物的最低属 ,是最接近种的类的规定性。任何事物的本质都是由这三个基本层次构成的统一体 ,把握这一点对于认识和改造事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5.
探讨了Riemann引理的一般形式,给出了它在泛函分析中的一些应用,得到了一些有趣的结果。  相似文献   
86.
论一般累犯构成的主观条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新旧刑法规定一般累犯构成的主观条件限制为故意犯罪,排斥过失犯罪,笔者认为,该规定与特别刑法相冲突,也存在着诸多明显的不合理性,建议立法机关适时取消新刑法第65条第一款的"但书"规定。  相似文献   
87.
"双因素"问题的理论分析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双因素"关系存在于诸多的管理问题之中.作为企业参与市场竞争基本资格的保健因素,具有壁垒性、同质性、动态扩展性、系统性和沉没成本等特性;而对企业竞争能力起关键作用的激励因素,具有异质性、生命周期性、增值性、自觉生成性和单项突出性等.本文还就"双因素"现象的来源、类别,保健因素与激励因素的相互关系及其经济学内涵等问题,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88.
"一般价值"是马克思否定的概念.把商品的价值归结为商品的效用同人的需要之间的关系,即商品满足人的需要或欲望的能力,在理论上不能成立,也不符合实际.  相似文献   
89.
明代中叶以来,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使中国城乡手工业的发展达到很高的水平,出现了与近代欧洲早期相似的工场手工业,也就是早期工业化,这意味着在西方以大工业生产为基础的现代设计"冲击"中国造物艺术之前,中国早期工业化的发展已具备了一定的生产基础而非空白,也就是说,西方现代设计的最初引入,中国并不只是处于一种被动的局面,而是在传统设计的积累与工场手工业的基础上作出了一种积极的"回应"。  相似文献   
90.
"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是稍有诉论法律知识的人都知晓的.民事诉论法第六十四条就是这一原则的体现.这一原则具有两个方面的含义;第一,从程序意义上讲,原告对于自己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第二,、从实体意义上讲原告提供的证据应当满足法官判断法律事实的一般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