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24篇
民族学   4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52篇
理论方法论   11篇
综合类   124篇
社会学   9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20篇
  2013年   12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 毫秒
101.
中晚明之交文学新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中国历史上,16世纪是一段多灾多难的时期,嘉靖皇帝在位的四十多年间(1522-1566),宦官擅权,朝纲废弛。其时倭寇日炽于沿海,不断滋扰;而嘉靖二十九年(1550),蒙古人再犯北京。惟因许以贡市,才得转危为安。在此期间,不断有正直的官员——如海瑞、杨慎等——冒着生命危险,屡次向皇帝上疏而被逮入狱或遭放逐。贬谪文学也因而兴起。同时,这也是一个改写小说的时代,《三国志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等书都在此时得到了十分完整的改定。否则后来不可能成为所谓的“小说”。与此同时,印刷业也有了惊人的发展,很多文学作品也因此由坊间大量出版。重要的是,在这个时代中。政治迫害并没有使人沉默。而是造就了新一代的作者和读者,尤其是许多读者时时有好奇、求知之欲。此外,嘉靖时期文学产物的丰富和多彩多姿都让人不得不拿它与16世纪的欧洲文艺复兴相比。  相似文献   
102.
本文将元代和清代两种<三国演义>版本中关羽形象描写、故事构成加以比较,发现其与作者的审美需求和社会背景有关.自罗贯中后,多种刻本并行,清初毛宗岗父子对李卓吾评本进行全面整理,成为一种流行于世的全新本.其中关羽已成为大众认可的忠义、武勇的最高典范,受到人们的崇拜.经沈伯俊先生校理后的毛本,错误更少、日臻完善,是当今人们喜爱的流行本.元代版本虽然粗糙,但它是民间艺人说话的底本,并且在元杂剧和民间文学相互影响下,刻划出关羽最早的形象,为罗贯中提供了重要的基础素材.  相似文献   
103.
三国志》具有并列三国的外结构和俯瞰形势的内结构,其对人谋的推重,对历史人物多元复合性格以及精神气质的表现,对战争场面的描写,深沉地规范着此后三国历史的叙述,为此后三国题材的文学艺术奠定了基本的人物谱系和历史情景。  相似文献   
104.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三国志》双音词研究唐子恒〔关键词〕三国志双音词研究〔作者简介〕唐子恒,山东大学文学院副教授。邮码:250100。《三国志》的作者陈寿,一生约有一半时间生活在三国时期,东汉灭亡才十几年他就出生了。《三国志》成书于西晋初,按王力先生的看法,此时仍与先秦...  相似文献   
105.
三国志通俗演义》当成书于明中叶弘治六年左右。主要依据为目前所知最早的两件资料:一是嘉靖壬午本《三国志通俗演义》卷首所载庸愚子蒋大器于弘治甲寅为该书写的序文;一是郎瑛《七修类稿》中的两段文字。还可以见诸《明孝宗实录》的一则材料作为佐证。而在目前学术界中仍占主导地位的“元末明初说”则有种种漏洞,难圆其说。  相似文献   
106.
元杂剧的关羽,集中体现了英雄气概与伟大业绩,对他的人格美化和作为神灵形象渲染。《三国志通俗演义》同样重在借人物塑造,传达文化精神,寄托作者道德审美理想。由于小说不受时空的限制,作者可以娓娓道来,因此关公的形象是在大容量的内容、纷繁复杂的事件、阔大的场面、舒缓发展的矛盾中,得到了完美的展现。  相似文献   
107.
本文认为《三国志通俗演义》的总体叙述结构,是一种以事件为中心来组织情节发展的网状结构,其具体构成形态是:以刘备为代表的蜀汉集团处于中心地位;编年体、纪事本末体与纪传体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108.
小说《三国志》描写汉末三国变幻莫测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总结了各集团成败兴衰的历史经验,突出强调了争取人心、延揽人才、重视谋略的重要性。其思想内容丰厚,反映了向往国家统一的政治理想,歌颂“忠义”英雄,并以此为经纬,把历史评价与道德评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使作品达到了难能可贵的高度和深度。  相似文献   
109.
三国志》和《世说新语》谦敬语的基本特征即:稳定继承性、缓慢发展性、典雅性、对应性、复杂性、严密的等级性及人称代词的谦敬功能发展不平衡性。这反映出魏晋南北朝时期谦敬语的主要面貌。  相似文献   
110.
蜀道是沟通关中地区与巴蜀地区的咽喉要道,是北出蜀地的交通命脉.三国乃动乱之世,魏蜀对峙下的蜀道在频繁的征战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蜀道的兴废与中国历史的走向紧密相连.通过蜀道,中国历史出现了转机,向华夏之一统再一次迈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