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3篇
劳动科学   1篇
人才学   7篇
丛书文集   9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44篇
社会学   2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0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81.
霍修勇 《老年人》2008,(9):38-39
中国共产党建党已经整整87年了。在带领中国人民完成民族民主革命、开创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新局面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历来十分重视党的作风建设,坚决果断地惩治有损党风的不良行为,为党的事业顺利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相似文献   
82.
在特殊结构家庭中,家庭对子女的社会性发展的影响具体表现为父母作为养育者对子女关爱的缺失.监护者教养方式失当,父母榜样教育功能低效甚至失效.由此造成特殊结构家庭子女社会认知偏差,形成不良个性;自我控制能力差,不良行为明显增多;亲子关系失常,社会适应能力差.家庭、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努力,帮助特殊结构家庭子女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83.
大学生不良行为与高校矫正机制的完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容易引起部分大学生不良行为的产生,更严重的会导致犯罪的发生。引起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原因有很多,本文仅从高校教育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建立系统的高校矫正机制,限制或消除导致大学生不良行为的因素,有效地转化其不良思想,矫正其不良行为,从而教育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达到全面教育的目的。  相似文献   
84.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更为重要的是对未成年人犯罪之前的各种严重不良行为进行有效的社会干预、矫治.针对现有的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的工读教育、社会帮教、收容教养等非刑事处分措施在适用过程存在的诸多缺憾,应当完善工读教育的相关法律,加大对工读教育的投入,建立社会帮教的专门机构,完善其监督考核机制,细化收容教养的条件,明确收容教养决定权的归属.  相似文献   
85.
鉴于未成年人的特殊性,针对未成年人的刑事政策体现了提前干预的特点。但在我国的实践中,未成年人出现不良行为时学校、家庭和社会则是处于缺失状态,而未成年人的行为触犯法律或构成犯罪时,对其处罚又比较严厉。针对此现象,在未成年人不良行为的初期应加大教育、挽救的力度,而在未成年人有违法或犯罪行为时则应适用轻缓的惩罚。  相似文献   
86.
去邻居阿婆家串门,她那两个不满五岁的孙子正在客厅玩耍。大一点的孙子端起桌上的水杯喝水,喝完后突然恶作剧似的将杯子扔在了地上。阿婆没有任何责怪,只是笑着将大孙子拉开,然后默默收拾起地上残局。结果站在一边的小孙子见这情景,也走过去抓了个杯子扔在地上。不知道阿婆是不是见我在,所以没有责骂大孙子。但再次面对小孙子模  相似文献   
87.
论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及其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和广泛应用,网络对大学生的行为模式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大学生网上不文明行为、不健康行为、不道德行为、违法犯罪行为日渐增多,给学生、学校和社会构成了现实的危害。要有效加强对大学生网络不良行为的教育和管理,必须采取加强网络法律教育、网络道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和完善学校管理等多项措施,整体部署,因势利导,帮助大学生形成良好的网上行为习惯,杜绝网络不良行为的发生。  相似文献   
88.
中职生学习基础、学习能力以及养成教育差,且教育管理难度大,风险高,已形成共识。本文力图通过分析中职生存在的各类不良行为习惯及其危害性,以及如何矫正,谈一点意见。  相似文献   
89.
郭善利  毕朝辉  刘志国 《现代妇女》2013,(12):I0003-I0004
本文通过对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分析认为,不良行为产生的原因可以是多样的,其中社会学习理论认为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之所以出现大量的不良行为.主要在于研究生招生考试中不良行为的替代性强化和外部强化。通过这两个原因分析可以部分的解释导致考试的参与者在考试中表现出不被其他考生所认可的行为产生的社会根源。  相似文献   
90.
李飞 《南方论刊》2003,(4):56-56
微笑的魅力是巨大的,在教学活动中起到批评、斥骂、体罚等无法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