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1016篇 |
免费 | 251篇 |
国内免费 | 6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615篇 |
劳动科学 | 49篇 |
民族学 | 385篇 |
人才学 | 212篇 |
人口学 | 13篇 |
丛书文集 | 2841篇 |
理论方法论 | 673篇 |
综合类 | 5601篇 |
社会学 | 872篇 |
统计学 | 70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09篇 |
2023年 | 372篇 |
2022年 | 383篇 |
2021年 | 448篇 |
2020年 | 367篇 |
2019年 | 357篇 |
2018年 | 123篇 |
2017年 | 203篇 |
2016年 | 282篇 |
2015年 | 447篇 |
2014年 | 878篇 |
2013年 | 594篇 |
2012年 | 634篇 |
2011年 | 687篇 |
2010年 | 702篇 |
2009年 | 684篇 |
2008年 | 733篇 |
2007年 | 599篇 |
2006年 | 503篇 |
2005年 | 421篇 |
2004年 | 357篇 |
2003年 | 279篇 |
2002年 | 289篇 |
2001年 | 269篇 |
2000年 | 198篇 |
1999年 | 120篇 |
1998年 | 70篇 |
1997年 | 75篇 |
1996年 | 30篇 |
1995年 | 44篇 |
1994年 | 22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5篇 |
1991年 | 5篇 |
1990年 | 2篇 |
1989年 | 2篇 |
1988年 | 6篇 |
1987年 | 9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3篇 |
1984年 | 1篇 |
1983年 | 1篇 |
1935年 | 1篇 |
1934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21.
22.
23.
孟子认为学问的根本宗旨在于而且仅仅在于将人放逸外骛的散心收敛回来,以存人身之主宰。此旨普涵古今中外学问之成败得失,意义深远。其中最为重要的意义在于,它始终从“终极关怀”的深度来观照学问的价值,有助于避免为私欲、私意而学问以及为学问而学问的异化倾向,从而使学问始终服务干人生的终极目标,而不至于游离出去,支离破碎,飘泊流浪。孟子的学问之道,不只为儒家所独有,佛、道两家亦莫不然。自觉遵循这种学问之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基本的特征,也是这一传统自始至终闪耀人文主义光辉的一个重要原因。光大这一学问之道,对于克服学术之时弊具有不可估量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4.
“思无邪”与“温柔敦厚”辨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通过对孔子诗学观和汉儒诗教观的对比,指出了儒家诗学在先秦和两汉时期的不同特征,廓清了学界沿袭已久的陈说。 相似文献
25.
26.
伊斯兰教派问题,是伊斯兰教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本文从5个方面探讨了清代包括青海在内的两北地区伊斯兰教产生诸多教派的政治、经济、社会及宗教本身的原因。 相似文献
27.
陈其泰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2):60-70
新时代新征程为学术研究开阔了视野,注入了强大的动力。为了认真贯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之新飞跃”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这一时代主题,努力探讨“传统学术的精华通向唯物史观的内在逻辑”和“剖析典型性命题,展现中国智慧的光彩”,就是题中应有之义。通过对新课题作深入考察和精心阐释,拿出原创性、时代性、体系性的新成果,定然使研究者和受众成效显著地提升思想境界和认识水平,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更加深刻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巨大创造力和旺盛生命力,确立文化自信,因而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8.
通过对中国本土的盛矢之器韇的词源和语义考证,对比外来相似器物胡禄的结构、外形、材质、功能和流行年代,借助考古出土的相关器物、墓葬壁画等图像资料与文献记载等进行考证,梳理了韇和胡禄的互动关系,进一步明确了胡禄的外译词源及其向中原地区传播的多种途径。 相似文献
29.
文韬 《长春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4):83-86
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是电子信息类专业培养创新型工程人才的重要举措。然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容易出现培养体系规范性不够、思想政治教育薄弱、人才培养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两张皮”、学生工程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不足、教师工程教育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等问题。为此,提出一种以专业认证为引擎,课程思政、产教融合、素拓教育、教学团队多元联动的电子信息类创新型工程人才培养模式。实践表明,该模式能够有效提高电子信息类专业工程教育质量,助力专业认证顺利通过。 相似文献
30.
本文通过对课程思政内涵的阐述,结合当前产教融合的教育时代背景,对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课程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与思考。通过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教育进行课程思政改革的可行性,并提出一些在实施课程思政过程中可能遇到的问题,并最终提出解决方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