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6篇
  免费   0篇
管理学   46篇
人才学   5篇
人口学   1篇
丛书文集   2篇
理论方法论   15篇
综合类   34篇
社会学   42篇
统计学   1篇
  2020年   1篇
  2014年   11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19篇
  2008年   1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7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老人天地》2010,(10):7-7
点击鼠标,百姓心里话就会直通中南海。 9月8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开辟留言板,名字就叫“直通中南海”。  相似文献   
42.
《老年世界》2009,(10):9-10
1949年1月6日至8日,毛泽东在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主持召开了政治局会议,讨论并通过了毛泽东起草的《关于目前形势和党在一九四九年的任务》。会后,中共中央就开始准备从西柏坡前往北平的具体事宜,决定由周恩来、任弼时、杨尚昆主管迁移工作。  相似文献   
43.
一周声音     
不要指望“直通中南海”能解决所有问题.绝大多数民意诉求还是要转交地方政府和具体职能部门来解决。所以,我们更要关注地方政府、地方官员如何与公众互动——中国共产党新闻网推出“直通中南海”栏目。千龙网9月14日对此发表评论。  相似文献   
44.
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 1950年的一天下午,北京,中南海。上小学三年级的叶子龙的大女儿叶燕放学回家,走到中南海的院子里还唱着歌。  相似文献   
45.
《东西南北》2014,(12):78-79
国宴在很多人看来是一场神秘的宴请,高官首脑相会,原本简单的餐饮就被赋予了多种意义。自1954年起,程汝明就一直是毛泽东的专职厨师长。后来,他作为中南海总厨师长还曾经为几代领导人服务。在这位“红墙御厨”眼里,共和国国宴60年的发展,也是国家发展与变化的一个侧面佐证。  相似文献   
46.
汶川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破坏性最强、波及范围最大的一次地震。特别重大的灾难震惊了全国,灾情牵动着中南海。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一系列应对措施凸显出快速、高效的特点。  相似文献   
47.
48.
毛主席是一个博览群书的人。 几十年来,毛主席一直很忙,可他总是挤出时间,哪怕是分分秒秒,用来看书学习。他的中南海故居,简直是书天书地,卧室的书架、办公桌、饭桌、茶几上,到处都是书。  相似文献   
49.
自毛泽东等人始,中国足球就一直在历代领导人的关切之下。这些“大牌”球迷和普通球迷一样,为了中国足球胜负而喜悲,也是中国足球的前进助力。  相似文献   
50.
秦九凤 《老年人》2005,(7):34-35
中共中央机关从西柏坡移驻北京后,最先是在香山办公。周恩来因国事繁忙,最早住进了中南海内的丰泽园。后来,周恩来把丰泽园让给毛泽东,自己搬到了西花厅。从此,他在这里工作和生活了26年。周恩来生活俭朴,清廉爱民,在西花厅留下了许多感人的故事。(一)开国之初,百废待兴,周恩来日理万机,殚精竭虑。由于长时间伏案办公,他衣服的肘部常常被磨损。为此,他想出了一个办法,用旧衣服拆下的布面缝制两个袖套,在办公时戴上。然而,他又特别注重仪表,每次会见客人前都要把袖套摘下来。工作人员觉得这样麻烦,他却乐此不疲,往往客人一走,就又把袖套戴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