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7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2篇
丛书文集   19篇
理论方法论   12篇
综合类   54篇
社会学   1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8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01.
张持坚 《东西南北》2014,(13):74-75
1985年,中苏关系仍处在"僵持"之中,就在这个时候,突发一苏联人劫持一架苏联客机降落我国的事件,这迫使双方高层不得不"往来"和"沟通"。劫机事件为中苏两国关系的缓和提供了一次"意外"的契机。作为唯一参与采访的新华社记者,张持坚讲述了这起尘封20多年的劫机事件……“我要到中国避难!”1985年12月19日晚上将近10点钟,采编主任老康来我家,要我赶快到黑龙江省公安厅了解情况,说基层通讯员反映,有一架苏联飞机被劫持到齐齐哈尔地区。  相似文献   
102.
我的什刹 《北京纪事》2010,(11):108-109
北京苏联展览馆(现在的北京展览馆)是建国以后、50年代初期北京建设的最大的现代化大型建筑。由于当时的国际环境,决定了中国的"一边倒"外交策略。当时的中苏关系,只能用一个"铁"字来形容:  相似文献   
103.
从中国与冷战关系的角度看,中苏关系正常化的进程反映了中国对外政策逐步摆脱冷战时期形成的战略思维框架,以及中国决策层在改革开放中逐步形成和丰富起来的外交新理念。建国初期,中国领导人选择的发展战略是追随苏联的模式,对外政策则选择了一边倒与苏联结盟。经历了近三十年的动荡与波折,中国领导人终于提出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并选择了独立自主的不结盟的和平外交,这标志着自1950年代末以来,中国的国家发展战略与外交政策终于又一次实现了根本性的协调,其结果就是告别冷战。  相似文献   
104.
李哲 《老年人》2013,(11):42-43
1958年,中国和苏联就建立长波电台和“共同舰队”问题闹出风波,甚至有学者认为这是中苏关系走向破裂的导火索。然而,事情并非如此简单,也并非完全如此。  相似文献   
105.
毛泽东思想的发展在1957年至1976年经历严重曲折,这与毛泽东个人认识上的偏差和理论迷失直接相关,而毛泽东个人认识偏差和理论迷失的直接诱因是中苏关系的恶化。中苏对待斯大林错误的初步分歧导致毛泽东改变对中国社会主义主要矛盾的判断;中苏关系的恶化加深了毛泽东对国际国内修正主义危险性的认识;中苏关系的破裂强化了毛泽东对“继续革命”的必要性的认识。毛泽东思想发展经历的重大曲折是国际政治与国内政治互动的结果。  相似文献   
106.
多年来,我们对苏共20大的认识一直存在着偏颇.一方面在会议的主要内容上把它归结为"全盘否定斯大林"和"和平过渡"理论.另一方面着重强调此次会议是中苏两党"分歧的由来".事实上,毛泽东和中共中央对苏共二十大的最初反应主要是肯定与借鉴,而并非从一开始就持反对与否定的态度.苏共二十大促使中国共产党人从真正意义上开始探索一条符合自己国情的发展道路,其影响主要是积极和正面的.  相似文献   
107.
1956-1975年因中苏援越程度不同,中苏援越格局在不同时期呈现不同特点,据此可分三个阶段。中苏援越格局演变的因素诸多,中苏关系的发展、变化即是其中之一。中苏都把两国关系的演变、外交策略的变动作为本国制定、调整外交政策的基础,从而影响了两国援越的方针和格局。  相似文献   
108.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