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12篇
  免费   297篇
  国内免费   85篇
管理学   1275篇
劳动科学   109篇
民族学   144篇
人才学   263篇
人口学   35篇
丛书文集   3681篇
理论方法论   619篇
综合类   6897篇
社会学   588篇
统计学   183篇
  2024年   67篇
  2023年   216篇
  2022年   253篇
  2021年   327篇
  2020年   299篇
  2019年   299篇
  2018年   126篇
  2017年   221篇
  2016年   257篇
  2015年   430篇
  2014年   848篇
  2013年   695篇
  2012年   715篇
  2011年   887篇
  2010年   838篇
  2009年   941篇
  2008年   1203篇
  2007年   838篇
  2006年   719篇
  2005年   676篇
  2004年   549篇
  2003年   541篇
  2002年   491篇
  2001年   456篇
  2000年   363篇
  1999年   182篇
  1998年   101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58篇
  1995年   41篇
  1994年   28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91.
出版业已经进入了"策划时代",策划编辑在图书创作过程中的作用大大增强,在图书出版业的核心竞争力形成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居于出版活动的核心地位。策划编辑与撰稿者事实上形成的"思想—撰稿"模式已成为不少图书的新型运作模式。策划编辑作为决定某些出版物内容宗旨、编纂思想、结构意图的组织者,在现行的著作权法中,还未包含于著作权主体范畴之内,这将极大地束缚作品的创新性和传播。因此,我国《著作权法》相关条例也尚待完善。  相似文献   
992.
平等既是民法奉行的基本原则,也是民法调整社会关系的最终追求.平等主体说多年来一直统率着我国民法调整对象的研究,甚至整个民法学的研究.我国<民法通则>选用平等主体说不仅有其特殊的历史原因,而且具有维护民法存在的特殊价值,然而平等主体说的逻辑弊病已在司法实践中逐步显现出来.  相似文献   
993.
中国文化传统中存在着根深蒂固的反智倾向,对之加以文学表现和文化批判,是王小波文学创作的重要主题。反智倾向着重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剥夺爱智者的求知权利,一是对知识分子的求知活动设限,特别是负筛选和向下拉齐的策略对智性发展以及知识分子主体自由造成极为严重的消极后果,包括对知识的恶意误用、改写,混淆分科之学的价值功用、将科学艺术化,迫使和诱使知识分子自我审查和自我禁锢,等等。王小波针对反智倾向的文学表现和文化批判,揭示了求知权利和能力在主体建构中不可或缺的价值。  相似文献   
994.
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主体性问题的讨论,在"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形成过程中占据着重要地位,产生了巨大作用。对于"人"的理解,已在不断地超越旧有的思想倾向,由抽象转向具体,由形式转向内容。  相似文献   
995.
张维新撰文指出,公共权力异化的基本特征表现为它的危害性、违法性和为私性。公共权力异化主要表现为权力来源异化、权力主体异化和权力功能异化。公共权力异化的治理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一是科学合理地设立权力,紧控公共权力异化的源头。要加强立法的思想统一,  相似文献   
996.
王珂 《云梦学刊》2011,32(3):88-90
事故犯罪具有法益侵害的严重性,学界对事故犯罪的研究有所缺失。笔者认为,事故犯罪是指负有特定义务的主体违反注意义务,产生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者重大财产权利的严重结果,应受刑罚惩罚的行为。以事故犯罪的概念为逻辑起点,事故犯罪的主体则是指实施事故犯罪行为,依法应当负刑事责任的自然人和单位。  相似文献   
997.
审美不是感性活动,而是独立的、自由的生存方式。生存具有现实性和超越性,而审美克服了现实生存的局限、进入自由的领域,审美使主客对立变成了主体间性,使现实主体升华为自由的个性,使现实对象升华为自由的世界。  相似文献   
998.
999.
刘传霞 《晋阳学刊》2011,(1):129-134
疯癫不是一般医学意义上的疾病,也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实在,而是一种历史话语建构。作为一种文化隐喻和意义符号,在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又一次经历巨大转换的20世纪80年代,它再次获得了出场机会和言说权力,成为当代中国知识分子书写自我和社会的文化符码。它的出场及其话语变迁,与中国知识分子对做为个体的自我在巨大社会权力网络中的地位认知和认同紧密相关,与中国社会现代性进程的推进有关。从某种意义上来看,20世纪80年代文学中的疯癫话语史,就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史。  相似文献   
1000.
当前我国群体性突发事件中的参与主体可分为四大类:直接利益相关者、报复社会者、跟风者和观望者,每一类别都具有独特的心理特征。群体动力学理论能有效诠释群体性突发事件,依据动力学路径,应把握不同力场形成时机,消除社会场形成条件、利用心理场中的瓦解力,减少群体性突发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