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586篇
  免费   51篇
  国内免费   16篇
管理学   233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44篇
人才学   45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702篇
理论方法论   137篇
综合类   1194篇
社会学   269篇
统计学   18篇
  2024年   23篇
  2023年   46篇
  2022年   44篇
  2021年   76篇
  2020年   53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84篇
  2014年   187篇
  2013年   153篇
  2012年   191篇
  2011年   203篇
  2010年   182篇
  2009年   193篇
  2008年   248篇
  2007年   140篇
  2006年   138篇
  2005年   125篇
  2004年   81篇
  2003年   84篇
  2002年   71篇
  2001年   84篇
  2000年   55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变革的新工具─—略说戊戌时期的学堂、学会、报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传统定论多称戊戌维新是一次自上而下的运动,这一说法其实并不确切。事实上,维新派既“求变法于上”,又通过学堂、学会、报纸推动维新运动于下。本文着重论述学堂、学会、报纸作为变革新工具的现代意义,并分析了它们的功能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22.
经济学的传统是以理性主义作为传统的,本文通过介绍经济学的发展,以一股新的理性主义、历史主义、系统思维或非理性主义的潮流,冲击主流经济学的理性主义传统,对经济学理论反思的同时,并对经济学的未来进行方法论的解读。  相似文献   
23.
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学院派文化特色概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富有学术气象、文化意味、学院气息是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的一个重要特色。在中国现代报纸副刊的出版过程中,学院派知识分子的执掌、大学学生的积极参与成就了它们的学院派文化特色。对学术活动的关注和对学术思想的启蒙则体现了中国现代报纸文艺副刊对学术繁荣所作的贡献。  相似文献   
24.
报纸副刊是文学与传媒结合的产物,兼具了文学与传媒的双重特点.台湾<联合报>副刊继承与发扬中国报纸副刊"名家办刊"与"文学摇篮"这两大文学传统,在传播的空间构建想像的文学社群,用传播的方式培育时代的文学新锐,并在50年风云变幻中不断调整自己的社会角色:从"文学的伊甸园",到"启蒙的前沿阵地",再到"精致的文学堡垒".其主编从"文学的园丁",到"媒体英雄",再到"新文学的守门人".<联合报>副刊不仅折射出台湾社会变迁的历史轨迹,也为世人留下了文学与传媒互动关系的经典个案.  相似文献   
25.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经济结构的深度调整,社会结构的快速转型,社会阶层的持续分化,导致利益结构的深刻变化,呈现利益诉求多样化、利益关系复杂化、利益差距显著化的特征,致使中国共产党的意识形态整合工作面临引导力被弱化、凝聚力被消解、包容力被降低等诸多障碍。为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强化主流意识形态对社会群体思想的有效整合,必须坚持“一元主导”与“多样共存”的同向发展理念,培育社会各利益群体共同遵循的价值共识,增强党和人民辨别非主流意识形态的判断能力,创新以主流意识形态立体网络为载体的整合手段。  相似文献   
26.
27.
乡村振兴:谁在谈,谈什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乡村振兴战略已经形成综合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分析思路。 主流政策派以供职于国家政府部门的学者型官员或研究人员为主,其焦点在于如何完善乡村振兴的顶层设计。 主流政策派立足于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容阐释,对乡村振兴战略产生的历史必然性、乡村振兴战略提出的必要性、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机制以及规避误区作出论证。 学界理论派重点关注乡村振兴的立论基础和基本模式,乡村振兴具有多种立论基础,而乡村振兴的基本模式则具有保底式发展、内生式发展和依附式发展三种向度。 基层实践派以基层一线工作人员为主,以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地实施为发力焦点,其中县级干部扮演乡村振兴“一线总指挥冶和“施工队长冶的角色,乡镇干部则是加速乡村振兴战略落地的践行者,而村干部则构成乡村振兴最基础和最坚实的力量。 然而,在几乎所有的讨论中,作为乡村振兴主体的农民却集体失语,并再次被政府和学者普遍“代言冶。 未来乡村振兴的探讨方向应重点推进乡村振兴顶层设计和基层实践的“上下结合冶,深化乡村振兴战略的基础理论研究,加强乡村振兴的社会动力以及乡村振兴多元实践等方面的理论概括,引导农民积极参与乡村振兴的讨论、规划和行动,从而推动乡村振兴政策、理论和实践的“大循环冶。  相似文献   
28.
<正>一、全媒体时代对我们党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全媒体是一种有目的、有意识的策略,一种战略性规划,它在使用所有媒体手段的同时不断实现内在的有机融合与创新。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成了社会舆论环境的深刻变化,它渗透政治、经济、文化等社会发展的各个层面,推动了社会的民主化和法治化进程,但也引发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一)传统主流媒体面临边缘化危险媒体是公众了解社会各方面信息的主要渠道,全媒体时代多种媒体形式并存,信息传播更为便捷、信息沟  相似文献   
29.
正农家书屋就是为满足农民文化需求,建在行政村且具有一定数量的图书、报刊、电子音像制品和相应阅读、播放条件,由农民自主管理,自我服务的公益性文化场所。据调查,我国农村农民人均拥有图书量(不包括学生课本),人均每年0.1册书,也就是10个人1年才有1本书。为了解决农民"买书难、借书难、读书难"的问题,2003年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在农村试点农家书屋,现已经实行了10年,这对于提高农民素质,满足农民精神文化需求,推动农村各项事业协调发展,从根本  相似文献   
30.
正近日,国家行政学院公共管理教研部薄贵利发文表示,建设服务型政府,必然要求深化政治体制改革,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公共民主,构建社会主义公共政治体制。公共政治体制建设是服务型政府的政治保障。阶级民主必然被社会公共民主所取代,公共政治体制也必然成为社会主义政治体制的主流形态。与以往的民主体制相比,社会主义公共政治体制政治主题的范围空前扩大,公民权利的平等性得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