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篇
  免费   1篇
管理学   22篇
民族学   13篇
人才学   4篇
丛书文集   15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56篇
社会学   27篇
统计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0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张鸣 《东西南北》2008,(10):14-14
事情的难易有时不在于其本身,而在于其对象。时下的流行语,"流氓不可怕,就怕流氓有文化"。套过来,"皇帝不可怕,就怕皇帝爱写诗"。皇帝不同于一般人,他要写诗,得有人给他修改润色,做这个活计,用德国大诗人歌德的话来说,就是给皇上洗脏衬衣。  相似文献   
92.
<正>泰和乌鸡有着悠久的历史。清朝乾隆皇帝为之赐名,1915年荣膺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并被命名为“世界观赏鸡”,一时蜚声世界,誉满全球。  相似文献   
93.
艄公对对     
乾隆皇帝游江南时,听说扬州古城文化发达,无论童叟都能作诗对对,半信半疑。一日,他游至文峰塔下,陪游的阮云望塔而吟:"一塔峨峨,七层四面八方。"撑船的艄公听了,发出一阵朗笑,却不言语,只对着阮云举起一只手摇了摇。乾隆禁不住  相似文献   
94.
向斯 《中外书摘》2014,(10):59-62
天禄琳琅珍本流失宫外 天禄琳琅藏书,是康熙、乾隆年间搜罗、收集的最著名宋元旧本,也是乾隆皇帝及其后代君主最为看重的重要宫廷旧藏善本。乾隆四十年,大学七于敏中编纂《钦定天禄琳琅书目》,是为前编天禄琳琅,收集善本古籍429部,收入《四库全书·史部》。嘉庆二年大火,全毁。乾隆皇帝深为伤痛,悲愤之余,下令再次收集宫中旧藏,重建天禄琳琅藏书。尚书彭元瑞于嘉庆二年十月奉旨编纂《天禄琳琅书目后编》二十卷,收录珍贵古籍664部。  相似文献   
95.
清代乾隆皇帝较为重视史学。他早年对史学有着浓厚兴趣,关注于历代正史和《资治通鉴》。后来他进一步认识到"三通"的重要性,并由注重其文献价值深入其资政之用。这一史学认识上的发展,与他深刻的史学自觉意识是紧密相关的。  相似文献   
96.
安华 《人才瞭望》2013,(6):105-106
乾隆三十五年,乾隆皇帝接受大臣的建议,决定编纂一部囊括中国古今图书典籍的大丛书——《四库全书》.可是,中国历史悠久、文化灿烂,历代书籍浩如烟海,若想成此大业,必须是学识渊博的奇才,才可能担此重任.乾隆将朝野中的文人学士数来数去,确信大学士刘统勋能担总裁之任,并在脑海中确定了副总裁等人选,但总编一职却苦于无人能够胜任.  相似文献   
97.
俊英 《山西老年》2010,(12):18-18
杨二酉是清朝乾隆年间的著名学者,曾为乾隆皇帝的书法老师,任过翰林院编修,奉旨巡视宝岛台湾,兼理学政,47岁时被"原品休致",退仕归里后对晋祠多有文化建树。1705年,杨二酉出生于太原县晋祠南堡村的一户富裕人家,《晋祠志》上记载着他:"幼聪敏,美丰度,天性恺悌,学力精纯,工书普画,娴吟咏,长于古文辞章,翰林供  相似文献   
98.
张雨 《老友》2011,(10)
我国文学史上,有不少一字诗与半字诗,读来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一日偶见江心一艘渔船,船上渔夫正在垂钓。乾隆触景生情,令身边的大学士纪晓岚以一字赋诗。纪晓岚稍加思索就吟道:一帆一桨一渔舟,一个渔翁一钓钩。一俯一仰一顿笑,一江明月  相似文献   
99.
木渎     
木渎镇位于苏州古城西部,西邻太湖,是江南著名的风景名胜区,有“吴中第一镇”之美称。相传春秋末年,吴王夫差为取悦美女西施,在灵岩山顶建馆娃宫,筑姑苏台,运输建造用的木材堵塞了河口,留下了“积木塞渎”的传说。木渎是太湖门户,是沟通苏州的交通枢纽,与苏州城同龄,迄今已有2500多年的历史。明清时期,乾隆的宫廷画师徐扬绘有一幅写实性长卷《盛世滋生图》,又名《姑芳繁华图》,其中一半篇幅画了木渎,清代乾隆皇帝南巡六下江南,六次驻跸木渎,可见木渎当年的重要以及其商业的繁华程度。  相似文献   
100.
皇帝的日程 当皇帝并非一件易事。现代人往往只会想到宏伟的宫殿、奴仆、奢华和特权等这些皇权的象征,却不会想到作为一个皇帝,其职责有多么的繁重,对于如乾隆这样过于注重此类职责的皇帝而言更是如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