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87篇
  免费   78篇
  国内免费   18篇
管理学   597篇
劳动科学   48篇
民族学   161篇
人才学   129篇
人口学   80篇
丛书文集   840篇
理论方法论   190篇
综合类   2022篇
社会学   414篇
统计学   202篇
  2024年   55篇
  2023年   95篇
  2022年   13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13篇
  2019年   91篇
  2018年   49篇
  2017年   78篇
  2016年   112篇
  2015年   168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291篇
  2012年   258篇
  2011年   376篇
  2010年   331篇
  2009年   282篇
  2008年   307篇
  2007年   251篇
  2006年   255篇
  2005年   232篇
  2004年   145篇
  2003年   121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11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23篇
  1998年   37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71.
江泽民"八项主张"是实现祖国统一的纲领性文件。近年来,"台独"分子的分裂活动日益猖獗,两岸关系趋于紧张。为了加大反"台独"力度祖国采取了一系列措施,把反"台独"的分裂活动提高到国家核心利益的高度,制定并审议《反分裂国家法》等等。  相似文献   
972.
“五育并举”教育强调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符合我国发展成为社会主义强国对于高校毕业人才的需求现状。“五育并举”下,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拥有全新的要求,不仅在教育理念上要对学生发挥积极引导,更要在教育实践活动中锻炼学生的劳动技能。基于“五育并举”教育理念,立足高校劳动教育开展现状,查找当前存在的问题,探索高校劳动教育实施策略研究,提升高校劳动教育育人能力。  相似文献   
973.
中国传统色彩系统拥有独立、完整的骨架与脉络,其基础结构由正色和间色组成,正色是系统的主体,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五正色”,即青、赤、黄、白、黑。然而,自古中国就五色视觉属性的审美品论较少,多作为维护秩序、巩固主张、表达意愿的工具使用,具有强烈的政治、伦理及文化目的性。中国色彩观念的背后由其博大精深的文化支撑,溯其源,究其意,透过五色文化解析中国色彩观念,为把握中国传统色彩运用之基本。  相似文献   
974.
在抗日战争时期,面临民族危机的加深,顾颉刚先生表达了包括"中华民族是一个"在内的一系列的民族观念,对当时的学术和政治产生了深远影响,也为现代民族国家建构留下了宝贵的思想遗产。本文回顾了这一时期顾颉刚先生在《益世报》上发表的有关民族的文章,并在这些作品的基础之上对顾先生的民族观念进行提炼总结。顾先生的民族观可以概括为反对"中国本部"、"五族"、"十八省"等观点;坚持"中华民族是一个",反对"五大民族"的说法;民族是由"团结的情绪"所造就的。  相似文献   
975.
推动档案等项工作顺利开展,应优化体制机制,全面提升不动产档案管理等项工作的服务质量;应全面担当农村宅基地和集体建设用地房地一体确权登记建档工作的重大使命.为了推动不动产档案管理等项工作,服务实体经济企业主动性和针对性,应明确和制定亲商助企的措施.积极为企业排忧解难,助力企业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976.
李渊不但重视武将,而且也重视文臣.他开科取士,其中孙伏伽是唐代第一科状元,很受李渊的重视.孙伏伽曾于武德初年上书,坦言三事:一是开青路;二是百戏散乐;三是请为皇太子及诸王慎选僚友,这三项建议非常中肯.李渊看后大喜,任命他为治书侍御史.并赐帛三百旺作为奖励.  相似文献   
977.
确认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核心内容并对其展开理论阐释,是建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理论体系的需要,也是用此学说指导实践的前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国化的基础理论研究。从认同的基础概念、多维的共同实体和共同体的基本属性分析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核心内容形成的逻辑进路,提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要关注主要矛盾,紧抓核心内容,立足于培育和提升五个认同的具体要义,落实于国家和政党的建设、制度健全、凝聚价值共识,以及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等综合举措。  相似文献   
978.
反腐倡廉教育,是构建惩防体系建设的基础性工作。以落实惩防体系《实施纲要》、构筑"四个机制"为工作主线,全力抓好反腐倡廉教育,活化教育方式,开展"条规明廉、党课讲廉、典型示廉、案例省廉、文化倡廉"五种教育,构建"三位一体"格局,营造氛围,为"五廉"教育开展提供保障;坚持"双向互动"方式,活化载体,让"五廉"教育内容入脑力行;围绕"一个大局"展开,突出重点,使"五廉"教育活动取得成效。  相似文献   
979.
明末学者周珽《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简称《选脉》),共60卷,选诗2 400余首,是唐诗学史上重要的选本之一,也是唐诗学史上部头最大、最为厚重的唐诗选本.该书分体选诗、论诗,讨论诸体均有创见,尤其是五言古诗一体,所选最多(共13卷),分量最重,所论最有新意.周珽认为,在初盛唐时,五言古诗已经发展至全盛阶段,盛唐至中唐时美才辈出,群星璀璨,至晚唐方走向衰落,其他诗体大体上也符合这一规律.《选脉》着重讨论了五言古诗在"四唐"的转换规律,肯定唐代五言古诗是对汉魏六朝古诗的发展,对盛唐偏于描写"山水田园"的王维、孟浩然、储光羲等,较为欣赏;对以写边塞风物与战争见长的高适、岑参等人的诗作,亦予以较高评价;对李白、杜甫的五古,则予以高度赞扬,且李杜并重,并无偏颇.周珽论诗,以儒家"怨而不怒"说为指归,这与周氏家族的身世、学养、明末动荡的时代环境有关,但《选脉》以儒家思想论诗,却并不迂腐,而是平正通达而深刻,得"守正出新"之道.周珽论唐代五古艺术,注重发掘其新贡献,如论杜诗,在赞扬其质朴的基础上,突出其"大悲壮""大瑰丽""大宛转流利"等特点,对唐代五古"淡而有味"的风格,也有精当的分析.《选脉》融合了历代唐诗学者的思想精华,特别是能取明人高棅及"前后七子""公安派""竟陵派"之所长而去其所短,平正通达,其学术贡献应高于《唐诗镜》《唐诗归》等明末大型唐诗选本,值得进一步整理与研究.  相似文献   
980.
“十二五”规划是加入WTO后我国制定的第二个五年规划,作为国家中长期发展蓝图,将全面而系统地展示中央领导集体的执政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