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16篇
民族学   5篇
人才学   3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1篇
理论方法论   10篇
综合类   116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4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9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0 毫秒
41.
7月15日,钛合金先进制造技术高层研讨会在我校材料交叉学科研究中心召开。出席研讨会的领导和专家有:重庆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国际合作处向斌处长,澳大利亚皇家墨尔本理工大学马前教授,四川大学陈云贵教授,西南交通大学刘红梅教授,中国工程院院士、重庆文理学院名誉校长涂铭旌教授,重庆文理学院兰刚副院长,重庆文理学院科技部王明华  相似文献   
42.
在市场经济大潮带动下,工业设计教育受到社会的高度关注.文章结合郑州航院工科类工业设计专业的教育实践,从工业设计教育的现状,工业设计专业学生面临的机遇和挑战等方面详细阐述了工业设计教育的宗旨和目标.  相似文献   
43.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交通大学主办的人文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人文社会科学和经济管理科学领域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44.
随着新工业革命提速及全球化进程加快,社会即将进入智能经济时代;新技术、新产业的迅猛发展对工程学科知识体提出了新要求.以重庆交通大学城市轨道交通车辆专业研究生培养为例,从城市轨道车辆人才培养模式、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及交叉学科指导团队等方面,探讨适应城市轨道交通行业智能化发展需求,基于交叉学科团队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45.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46.
从建设性后现代主义立场出发,认真分析现代社会中学科独立界限森严、STEM学科垄断一切、知识分类与标准绝对化等现象的形成原因、局限性及因此而带来的危害性,认为没有一种学科可以垄断一切。为了寻求真正的智慧,为了知识理解本身,为了更好地解决人类与生态福祉等综合性实际问题,我们必须超越传统的学科独立观念,走向现代社会更迫切需要的交叉学科和跨学科思维。  相似文献   
47.
《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是经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批准,由教育部主管,北京交通大学主办的社会科学期刊。主要刊登社会科学及文、理、工、管结合的交叉学科等方面的学术研究论文和问题讨论等。  相似文献   
48.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国内外学界的不断交往,各学科间的界限被打破,一批新兴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文化传播学正是基于这样一个发展的大背景,融合了媒体和文学、艺术、教育以及科学的特征在当代学术发展的流变过程中占据了重要地位。文化传播学并不是文化和传播学的简单叠加和重组,究竟应该如何认识这一学科,文化传播学研究的对象及理论意义何在?本文试图论述之。  相似文献   
49.
学科定位问题是文学地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但在国内外的研究中文学地理学的定位一直具有多样性。国内学者从文学角度思考,将之理解为文学研究的方法、文学或文化地理学的分支学科、独立的交叉学科。国外学者偏向从地理学角度思考,将之理解为人文地理学的分支学科。在重新思考中,文学地理学应是一门融合两套学科知识体系的交叉学科,具有二重性,是将地理因素影响下的文学研究和存在于文学形态中的地理研究结合在一起的系统。  相似文献   
50.
为了满足综合性人才的社会需求,应当提高教学质量,拓展学生的知识宽度及深度,合理评价教师的授课水平,本文对小班型交叉学科课程主题式教学效果进行了研究,通过构建课程适用性、知识吸纳程度、教师能力、社会效用4个维度构建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教学效果进行了评价,并选取某高校的8门课程进行案例分析,验证了指标体系的有效性及评价方法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