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3篇
  免费   15篇
管理学   93篇
劳动科学   7篇
民族学   1篇
人才学   20篇
人口学   20篇
丛书文集   141篇
理论方法论   38篇
综合类   294篇
社会学   222篇
统计学   32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38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59篇
  2020年   60篇
  2019年   69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102篇
  2015年   90篇
  2014年   130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26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13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199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751.
《领导决策信息》2008,(40):28-29
三大经济圈增长趋势与关键节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我国新时期最鲜明的特点是改革开放,最显著的成就是快速发展.最突出的标志是与时俱进。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30年,给人民生活带来巨大变化、给世界带来深刻影响的就是改革开放。长三  相似文献   
752.
《领导决策信息》2008,(39):28-29
三大经济圈在全国的地位长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在全国占据着无与伦比的地位。2007年,三大经济圈以占全国25.5%的人口,实现了全国GDP的46.5%,工业增加值的49.9%,服务业增加值的51.3%,出口的77.9%,利用外资的93.7%和科技研发投入的57.5%。  相似文献   
753.
雾霾问题已经成为制约京津冀地区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事关民生和发展.当前,区域大气污染防治进入了由横向向纵深发展的关键阶段,京津冀及其周边地区依然是大气污染最为严重的地区,空气质量成为全社会最关心的问题.在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紧要关头,打赢这场环境攻坚战,对于京津冀协同发展既有重大的现实意义,更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协同治理京津冀雾霾,有三个实施维度——调整京津冀产业布局、 优化交通运输体系和建立京津冀"风道".  相似文献   
754.
京津冀交通一体化是推进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要突破口,航空领域的密切合作在当前全球化浪潮中显得尤为重要.京津冀是我国航空发展的起始点,见证了我国航空事业从无到有、 由弱到强,在我国对外开放、 国际交流合作等诸多方面发挥出举足轻重的作用.当前,由于分工定位缺乏合理性,使得京、 津、 冀三地机场呈现出明显的"中心—外围"格局,"北京吃太饱、 天津吃不饱、 河北吃不到"的问题在航空领域上依旧表现得十分明显.鉴于此,笔者认为应通过构建"双核—双节点"的世界级机场群,整合区域内部现有机场资源,明确三地机场合理功能定位,牢牢把握建设河北雄安新区这一历史性契机,着力发展"航空—高铁联运",破解北京首都国际机场"一极独大"而周边机场吸引能力严重不足的困境,以期提升三地机场的综合使用效率,助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的有效施行.  相似文献   
755.
金融资本有效流动能够增加流出地与流入地的社会福利.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有效流动对本地区经济协同发展至关重要.区域内金融资源禀赋不均衡、金融发展水平差异大、金融联系程度不一致等特征,导致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变化规律很复杂.文章分别利用无条件FH模型和有条件FH模型,对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程度进行测度.结果显示,京津冀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不断增强.在区域金融资本流动性增强的过程中,经济增长发挥了积极作用,政府干预的作用更大.  相似文献   
756.
杨尧 《现代妇女》2014,(11):73-73
京津冀一体化被提上国家战略层面之后,秦皇岛市在承接首都职能上责任重大。其重新定位和置业结构的发展变化,对这座城市的房地产业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面对新形势,房地产业调整发展方向,制定新的发展对策,适应城市发展需要,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757.
京津冀一体化进程中,打破区域分割,加快推进交通一体化建设,是当前亟需突破的重点难题。综合考虑“互联网+”、高铁等新兴因素和区域政策、城市空间布局等传统因素对交通一体化的影响,深入剖析天津城市交通与京津冀区域交通在规划制定、功能设计、建设时序、运营管理等方面的制约因素,并从提升“全过程通勤”效率、积极应对三地间利益博弈、强化天津区域性交通枢纽地位、完善天津港功能设计等方面有针对性地提出符合京津冀一体化背景下的城市与区域交通建设发展的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758.
牛桂敏 《城市》2016,(8):9-13
京津冀高度依赖资源能源要素投入的产业发展方式,加剧了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矛盾。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绿色发展”理念,为京津冀产业协同发展定下了绿色转型的主基调。绿色转型要求京津冀协同疏解传统优势产业的过剩产能,降低产业结构重量;协同开展绿色、智能制造行动,降低产业消耗和排放强度;协同构筑现代产业体系,降低产业的资源能源依赖度;协同壮大节能环保低碳循环产业,提升产业的环境友好度;协同建设清洁低碳、安全高效的现代能源体系。  相似文献   
759.
孟祥林 《城市》2016,(8):14-20
邢台是河北省南部城市,在京津冀“1+9+3”的都市圈规划中被边缘化。为了营造更好的区域发展环境,邢台需要充分依托区域条件与周边的大城市石家庄、济南、邯郸和太原等进行整合,逐渐形成以邢台为核心,包括隆尧、巨鹿和平乡3个次级城市核在内的“三星伴月”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在与周边行政区划的关系上,要实行“分步发展”的对策,在邢台周边形成石家庄、衡水、德州、济南、聊城和邯郸6个规模较大的城市团,通过构建3个“城市环”,形成以邢台为中心的区域经济结构,“用边缘促进中间”,并将邢台放在环渤海地区中进行考虑,在大尺度上实施“广义邢台”区域发展战略。  相似文献   
760.
屠凤娜 《城市》2016,(3):22-25
研究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的运行机制,有利于促进创新资源与要素的优化整合,形成良好的产业生态环境.随着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京津冀产业迅猛发展,但其创新主体、创新服务、创新环境受到三地产业资源配置不合理、科研转化率不高、协同创新度低等因素的制约.在各项利好政策的推动下,京津冀产业协同创新生态系统逐渐形成动力机制、协调整合机制和保障机制等多层面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