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6篇
  免费   7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73篇
劳动科学   4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2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18篇
理论方法论   17篇
综合类   148篇
社会学   16篇
统计学   7篇
  2024年   1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5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25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35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22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4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10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9月6日,宜宾市委宣传部、市人大常委会研究室、市社科联联合举办了纪念人大制度建立50周年理论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市区县人大常委会、市委宣传部、市级机关研究室、市社科联和各大专院校的人大工作者和理论研究人员。市人大常委会党组书记、副主任徐国华出席了会议并作讲话,会议由市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吴毅主持。  相似文献   
32.
举世瞩目的新世纪党的首次盛会第十六次人民代表大会已胜利闭幕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作为大会的核心主题被提上日程。江泽民同志作了题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报告 ,指出现代化建设已实现了前两步战略目标 ,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小康水平 ,我们党将率领全国各族人民 ,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指引下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开始实施第三步战略部署。值此之际 ,对于在我国有着悠久历史的小康社会思想的理论渊源、初级阶段及全面发展理论进行深入探讨 ,于我们认真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 ,加…  相似文献   
33.
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是邓小平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是我们进行国家政权建设的强大思想武器。本文以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主线 ,着重阐述邓小平关于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理论和实践 ,并进而论析了邓小平关于党政分开、依法治国的思想对坚持和改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作用。从而 ,从一个角度论述和评价了邓小平民主法制思想对国家政权建设的重大贡献。  相似文献   
34.
腐败问题是人们最担心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 ,因为它危及到中华民族的前途和命运 ;同样 ,反腐败问题也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了人们最关心的热点问题 ,因为它是社会主义制度成败和中华民族能否复兴的关键。自改革开放以来 ,腐败现象的滋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外部条件 ,因而成倍地增长出来并呈蔓延趋势 ,我们的党和政府虽然一刻也没有停止过清除腐败的工作 ,但人们感受到的腐败现象却越来越严重。不能说我们党和政府反腐的力度不大 ,也不能说没有反腐的坚定决心。那么为什么我们反腐败既不能取得预期的效果 ,也不能达到预期的目的呢 ?根据我国反腐败斗…  相似文献   
35.
新中国的选举制度是在总结民主革命时期根据地和解放区的选举经验、建国初期民主建政经验的基础上,借鉴苏联的选举制度,根据我国当时的具体情况建立起来的.第一部选举法的制定,标志着新中国选举制度的诞生.第二部选举法的制定和对第二部选举法的五次修正,发展和完善了我国选举制度.我国选举制度建设的经验主要体现在六个“坚持”上,即坚持对党对选举制度建设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政治价值观,坚持从实际出发着眼于实际的民主,坚持国家立法与地方立法并举,坚持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原则,坚持整体推进、重点突出、单项突破和地方先行.  相似文献   
36.
民主政治: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从理论或实践上看,民主政治是和谐社会的政治基础。民主政治就是用和谐的方式控制、解决社会矛盾和冲突的制度体系。承认人的主体地位、多元利益和高度的社会流动是民主政治与和谐社会共同的根基。实现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关键。利益表达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建设具有完善公共政策、消解社会矛盾、强化政治认同等重大意义。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是夯实和谐社会政治基础的根本之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既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的基本制度资源,也是直接承载法治发展的制度体系。  相似文献   
37.
法律作为体现国家意志的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必须正确地反映社会现实的要求,同时又应当有效地服务于社会。随着社会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变化和发展,法律制度也要不断地加以改革,才能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38.
王维国 《唐都学刊》2005,21(4):11-13
自从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以来,学术界及时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研究。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许多学者有着不同的理解和见解,这无疑丰富了我们对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认识。但和谐社会的构建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我们不断地研究影响社会和谐的因素,探索和谐社会之构建的各个环节。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丰富了“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涵。为此,本刊认为有必要就和谐社会之构建问题继续展开讨论以期引导社会文明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39.
作为人民代表大会代表集体行权履职的唯一平台,全体会议在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然而,有关地方人大全体会议的规定还比较简单,仅涉及全体会议的召开程序、主要内容和基本职责等方面,在其他方面则主要依赖于地方性法规进行规范。正是由于法律规定的不足和全体会议制度自身的不完善,导致全体会议的实际运行与制度规范之间存在一定的差距,影响了地方人大全体会议的质量。基于此,不仅要健全相关法律法规,而且要完善相关制度,为人大代表集体履行职权提供充足的法律依据和坚实的制度保障。  相似文献   
40.
文章对立法机关职能的变化进行了历史性的考察,指出立法机关监督职能的强化具有客观必然性。人民代表大会作为有中国特色的立法机关,同样面临立法监督的健全和完善问题。文章还进一步提出,在我国推进民主政治的进程中,加强立法监督是比较现实的制度安排。文章最后对我国立法监督的目标取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