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789篇 |
免费 | 42篇 |
国内免费 | 25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82篇 |
劳动科学 | 209篇 |
民族学 | 58篇 |
人才学 | 294篇 |
人口学 | 155篇 |
丛书文集 | 1293篇 |
理论方法论 | 314篇 |
综合类 | 2526篇 |
社会学 | 442篇 |
统计学 | 83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篇 |
2023年 | 17篇 |
2022年 | 18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6篇 |
2019年 | 51篇 |
2018年 | 12篇 |
2017年 | 31篇 |
2016年 | 60篇 |
2015年 | 101篇 |
2014年 | 286篇 |
2013年 | 385篇 |
2012年 | 416篇 |
2011年 | 557篇 |
2010年 | 590篇 |
2009年 | 889篇 |
2008年 | 840篇 |
2007年 | 588篇 |
2006年 | 598篇 |
2005年 | 590篇 |
2004年 | 384篇 |
2003年 | 123篇 |
2002年 | 113篇 |
2001年 | 71篇 |
2000年 | 55篇 |
1999年 | 8篇 |
1998年 | 2篇 |
1997年 | 2篇 |
1996年 | 7篇 |
1995年 | 2篇 |
1994年 | 4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8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对人的本质的认识,是任何教育管理活动的前提。人类进入知识经济时代,人性的研究仍然有时代意义。适应"知识社会"的需要,确立"价值人"假设,是对以往的"政治人"、"经济人"等假设的超越。当今我国高校德育面临许多新的问题与挑战,其重要原因之一就是理念的落后。必须从人性假设理论入手,以"价值人"假设对我国高校德育理念进行反思与重建。 相似文献
182.
去年,秦淮区市容局接连获得第22届金陵市容杯竞赛市容管理进步奖、2006年度平安南京建设先进集体、拆除违法建筑拆迁危破房屋工作先进集体、秦淮区文明单位、秦淮区法治建设先进集体等荣誉、在区行风评议中,该局也从2003年行政司法部门序列中的末位跃居到第4位, 相似文献
183.
以人为本: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根本原则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施章清 《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3(6):103-106
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是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发展中必须解决好的根本问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题。以人为本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就要了解学生、尊重学生、服务学生。 相似文献
184.
吴健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9(2):3-7
和谐社会思想的提出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是对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是对基本历史经验的深刻总结,也是对中国社会发展的战略谋划。和谐社会思想是在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新情况下提出的,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实现和谐社会思想必须具备一定的基本条件,包括:确立"以人为本"的理念,以人的全面发展为最高追求;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健全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以改革的精神加强和改进党的自身建设。 相似文献
185.
万艳霞 《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12,(5):37-40
"乌坎事件"是由土地利益纠纷引起的群体性事件,在事件处置过程中,广东省政府承认群众利益,处置模式由敌对思维向公民权利思维模式转变;领导理念创新,特事特办;以人为本、实事求是、及时决策、引导舆论等处置原则对我国当前群体性事件的处置有重大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86.
李爱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以人为本"的社会历史观.认为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历史观只见经济关系而不见人,这是一种曲解.马克思恩格斯把"现实的人"作为全部人类历史的前提和出发点,认为人类历史是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创造出来的,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社会历史发展的目的性则在于人自身的需要,根本旨向就是要实现每个人全面而自由地发展.只有以这样的历史观来认识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和趋势,用这样的历史观为指导来确定我国现阶段的发展战略和奋斗目标,才是对待马克思主义的真正科学的态度. 相似文献
187.
孙志娟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24(1):134-137
道德教育是建构在“人”的基础上的实践活动,必须自觉地遵循人性内在的发展规律。文章从解读以人为本的内涵入手,意在厘清“以人为本”对少儿道德教育的价值导向作用,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人为本实施少儿道德教育的思路,即培养少儿道德思维能力、注重少儿心理发展的年龄特征、加强人文精神的陶冶和开展隐性的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88.
以人为本:英语提高阶段课程体系改革的思考——清华大学英语选修课课程设置学生问卷调查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清华大学外语系大学英语选修课教研室于2003年秋季学期在306名本科生中做了一次选修课课程设置的问卷调查。该问卷调查试图从选课目的、课程总体收获、具体学习收获、学习需求和存在问题等方面了解学生对英语提高阶段选修课的反馈意见。文章将对调查数据所展示的重要信息进行概要的介绍和分析,并就如何在课程设置改革中体现“以人为本”的思想提出了一些设想和建议。 相似文献
189.
《南昌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9,(3):5-13
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立足于以人为本的核心价值立场,充分借鉴和吸收马克思主义人学的思想养料和理论精华,为人类的前途命运划定了时代新坐标,标注了历史新方位,也为世界的和平发展与进步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它具有深厚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主要表现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形成的动力和源泉;尊重和保障人权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核心价值取向和原则;维护世界人民的共同利益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实现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理想追求和奋斗目标。深入探究并系统阐发人类命运共同体方略的马克思主义人学意蕴,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地把握这一世界方案的思想内涵和价值意蕴,而且是引领世界人民共同创造人类美好家园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90.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陆学艺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21(6):16-23
十六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对科学发展观的理论、背景形成和科学发展观的内涵进行分析,可得出现阶段实施科学发展观的具体步骤,即五个坚持和五个统筹。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可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