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4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129篇
劳动科学   8篇
民族学   11篇
人才学   14篇
人口学   6篇
丛书文集   203篇
理论方法论   31篇
综合类   383篇
社会学   28篇
统计学   10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17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3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58篇
  2013年   48篇
  2012年   46篇
  2011年   58篇
  2010年   45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95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0篇
  2005年   43篇
  2004年   38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6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901.
陈佳  陈凡 《北方论丛》2014,(2):123-127
以技术与社会外部系统的关系为线索论述了技术系统论的三种演进形态。其中,早期技术系统论认为,技术系统内部的逻辑是技术发展的自主规律,导致了决定论的技术系统论,受到社会建构论的批评;第二类技术系统论将社会组分纳入到技术系统中来考察技术,导致了社会建构的技术系统论。社会-技术系统论将社会价值因素纳入到技术系统,是对社会建构的技术系统论的修正。  相似文献   
902.
政治生态是指在政治生活领域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的文明形态,政治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在于政治系统内部的有机衔接和顺畅运转,最终实现与外部系统和环境的  相似文献   
903.
李瑞凌 《经营管理者》2012,(13):162+153
近年来,我国建筑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产生了一大批高、难、精建筑项目,展现了我国建筑企业的综合实力,但不可否认,无论是从产业层次,还是从建筑系统层次来看,我国建筑企业都还存在一些不容回避的问题。  相似文献   
904.
目前 ,我们尚无法梗概出当代海外新儒学起码的历史作用。本文通过描述并简析海外儒学第三期研究群体如何将“深刻的道统”、“过渡的学统”和“广域的政统”融合为一种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发展脉络 ,初步形成了如下看法 :当代海外新儒学所作努力的主要目的之一 ,就是为当代中国的社会发展提供所谓“政统”的文化资源。这在一定程度上也揭示了当代海外新儒学今后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05.
政治取向是指政治主体通过特定方式的政治社会化而形成的关于政治系统的认识、情感、价值、信念、态度等心理结构及其特征,它属于政治文化的范畴。一个人的基本政治取向与政治观之间存在着密切的互动,构成了政治观的形成、发展和变化的心理条件,对政治观的稳定产生重要影响。当代大学生作为青少年中的特殊群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政治素质如何,  相似文献   
906.
通过构建灾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因子分析法与耦合协调度模型,以汶川地震10个极重灾区为例,研究其2005年到2012年生态系统与经济系统的耦合协调状况,并以2008年为界,通过MapGIS处理软件,作出地震前后耦合协调度空间分布等级图,对比分析地震前后10个区(市)县耦合协调度的空间分布差异。研究结果显示,汶川地震10个极重灾区生态经济系统耦合协调度大小排序为:绵竹市>都江堰市>彭州市>什邡市>汶川县>安县>平武县>北川县>茂县>青川县。10个极重灾区在地震前后耦合协调度等级空间分布差异明显,震后耦合协调度等级均有所提升,差异有所缓和。  相似文献   
907.
明清之际启蒙思潮的重要内容,是在明代思想对“私”“利”正名的基础上,如何由“私”上升为“公”,一方面在承认“私”“利”的基础上重构公共空间,另一方面也为“私”“利”提供正当性理据。在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私”“利”是不具备正当性的,而明末启蒙思潮则承认“私”“利”的普遍性与必要性。这就必须解决如何处理公私、义利关系而构建“天下为公”政治秩序的问题。围绕这一问题,明代启蒙思潮形成了“公理”与“公利”两种分析范式,即以公理为核心,规范性的“统私为公”进路与以公利为核心,经验性的“合私成公”进路。前者调整了传统理学的“理一分殊”理念,在承认私利的同时,也认为“利必有害”,“私”“利”必须遵循“理”的客观规律,因此,道德精英的“以欲合理”的超凡入圣,以及在此基础上“布大义于天下”,即“统私为公”。后者基于气学、心学对于传统理学的突破将公利设置为政治正当性的基础,而公利是私利适当关系下的总合,因此,国家治理应建设公共导向、兼容和谐的利益关系,以“合私为公”。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两种进路的背景、发展及局限,对把握明代理学与气学、心学的整体脉络,厘清明末启蒙思潮的公私义利论证逻辑,扬弃性继承中国传统利益...  相似文献   
908.
“心统性情”一语出自张载,后来受到朱熹的极大推崇,朱熹将其阐发为“心统性情说”.朱熹在论及“心统性情说”时,常会分析“心”、“性”、“情”的字形结构,从文字学的角度进行分析,为“心统性情说”寻得文字学上的依据.可见单就义理的论述,对于“综罗百代”的朱熹而言是不够全面的,同时也忽视了朱熹自己以文字分析与义理解说(或可说成训诂与义理)相结合的全面阐释.以文字分析与义理解说相结合的阐释,也会比只偏于二者中的一面进行阐述更为有据更加有说服力.朱熹结合义理的阐述,分析“心”、“性”、“情”的字形结构,为“心统性情说”(“心包性情”与“心主性情”两层意思)寻得文字学的依据,从而使得义理更为坚实有据,也进一步加强了义理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909.
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之间存在着十分密切的关系,二者既有相互促进的一面,也有相互制约的一面。按照结构与整体的关系原理,经济结构对经济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而经济发展水平对经济结构变化也有一定的反作用。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与经济结  相似文献   
910.
20世纪中国的“新道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欲把握一个时代、一个社会的风貌,需全面了解它的政治家、学问家、企业家、军事家、艺术家,但提纲挈领的还是认识它的思想家。人们以往习惯于从孙中山(或袁世凯)———蒋介石———毛泽东———邓小平这个“政统”的角度解析20世纪的中国,但还需要增补由思想家们所构成的“道统”。如果在总结一个世纪经验教训的基础上,确定了21世纪中国继续现代化、与世界接轨、融入人类主流文明的大方向,就需要确认20世纪中国思想史上承前启后的“新道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