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5篇
  免费   2篇
管理学   1篇
民族学   2篇
人才学   1篇
丛书文集   14篇
理论方法论   2篇
综合类   62篇
社会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21.
中国的传统雕塑艺术,注重表现对象的神韵,而不是偏重于再现对象的形状,即多采用夸张、变形、象征的写意手法,来展现对象的神彩、风韵。从霍去病墓石雕的表现形式上可看出这一鲜明的民族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22.
司马迁擅长铺写矛盾尖锐、冲突集中的历史事件和典型场面,把人物推到矛盾冲突的尖端,让人物在紧张激烈、波澜壮阔的斗争中,表现其优点和弱点,表现其性格特征,以神勇之笔写神勇之人,因人系事,因事见人,刻画了许多纷繁复杂、血肉丰满的人物形象,展示了各种各样惊心动魄的历史事件。  相似文献   
23.
正中国近现代国画界南北二石并称,这其中与"北石"齐白石齐名的,就是以"画、文、书、印"四绝著称的"南石"傅抱石先生了。抱石少攻印章篆刻,治画史,并为书画创作,曾留学日本,得郭沫若、徐悲鸿为师友,远法石涛、顾恺之等辈,又亲览河山,"搜尽奇峰打草稿",能独树一帜,以诗入画,以形传神,工山水,亦擅人物,开新时期中国画变革之先河,堪称大家,可谓宗师。傅抱石的笔墨人生是随着他对画史的研究、对自然的体验、对诗文  相似文献   
24.
李颀是唐代颇有创作特色和贡献的著名诗人,在其送别诗、边塞诗和音乐诗中,多将人物作为自己反映和表现的主要对象和内容,把刻画、表现人物作为诗歌创作的重点与核心,着力于再现丰富多彩的人物形象,并充分展示与表现人物的个性特征,从而给读者留下深刻而难忘的印象。  相似文献   
25.
中国画欣赏     
《金色年华》2011,(10):38-39
魅力所在——首重立意,胸有成竹,是为构思;以线造型,以形传神,是为造型规律;多点透视,计白当黑,是为构图法则;随类赋彩,色彩相和,是为色彩法则;情景相生,气韵生动,是为意境。  相似文献   
26.
好的散文应有一种诗情画意的意境美.创造这种意境美,首先要针对文章立意选材设画;其次是要选取最能触动心灵的真实场景描写;再次是要对场景作具体细致描写;第四是要抓住典型特征,力求画面精炼传神;第五是要力求画意含蓄,给读者留有想象空间.  相似文献   
27.
林语堂先生是我国著名的翻译家之一。他的译文传神、达意。分析译文《扬州瘦马》既能赏析林先生传神的译法,又能在教学翻译这一门课程中起到指导作用。本文就林先生在翻译时所采取的各种译法,特别是在处理动作动词和中文常用句式时的娴熟技巧作了透彻的分析。  相似文献   
28.
笔墨作为中国画造型的主要表现形式,丰富和增强了中国画的审美内涵与艺术感染力。笔墨既是造型的艺术语言,又是气韵生动的直接体现,是画家营造万物并传递情感世界的主要手段。  相似文献   
29.
兰善兴 《民族学刊》2013,4(3):44-53,108-110
中国古代的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在中国艺术史、美术史,乃至文学史上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与作用。不仅如此,从其中还可以看出中国古代的社会、文化特征。山水画以及山水画论恢复并接续了上古中国山川"圣地"崇拜的传统。山水画及其创作理论将生生不息、连绵不绝的"生命力"看作是山水画的最高追求。在这种追求中,蕴含着山川在"封建"之前的神圣性,揭示了宇宙运行的规则和秩序。只是,山川的神圣性,并不直接体现为远古式的"圣地",而更加人文化。在这种人文化的神圣性中,文人士大夫在"以天下为己任"的自觉之下,或有意或无意地使得山水画发挥了接续"道统"的作用,而这一点又使得山川与近期关于人类学文化自觉的讨论产生了关系。  相似文献   
30.
文章阐述了《庄子》英译与研究的发展历程,指出《庄子》英译历程的三个特点,认为当代典籍英译大家汪榕培在《庄子》等典籍中"以流畅的当代英语表达原作的精神实质,再现原作的艺术风采"的翻译原则是当代典籍英译标准的指导原则和取向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