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3篇
  免费   19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25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74篇
人才学   10篇
人口学   3篇
丛书文集   143篇
理论方法论   33篇
综合类   484篇
社会学   8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3篇
  2012年   66篇
  2011年   73篇
  2010年   82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87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35篇
  2005年   31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19篇
  2001年   15篇
  2000年   2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71.
朝鲜汉诗中的民族传说始祖檀君是朝鲜社会政治与文学相结合的产物,具有一定的文学、历史意义。诗人们认定檀君的存在,认为他是朝鲜的国家始祖。檀君朝鲜在区域上是自立的,在时间上与唐尧并存,并对檀君降世、建国情节进行了展开描述。而且,18世纪的朝鲜汉诗还关注檀君世系,并注重扶娄朝夏这一细节,强调民族国家的自立完整以及与中华文化的特殊关系。  相似文献   
72.
本文通过对宽永通宝的铸造年代、清朝对萨哈林在内的中国东北各民族的统治状况,以及日本幕府时代松前藩与阿伊努族贸易关系的考察,推断松花江流域出土的宽永通宝首先是由阿伊努族传到黑龙江下游的,并通过黑龙江下游的那乃、乌尔奇、奥罗奇、乌德盖等族之手流入松花江流域.在上述各民族之中,宽永通宝并没有发挥商品交换媒介的货币功能,而是成为了当地各民族的装饰品.  相似文献   
73.
王永宽 《中州学刊》2007,(5):186-191
八仙传说故事由来已久,至明代中期定型为由汉钟离、吕洞宾、李铁拐、张果老、蓝采和、韩湘子、曹国舅、何仙姑组成的神仙群体,其传说与流变具有复合型文化内涵。八仙故事属于道教文化,八仙的形成与元代全真教的兴盛及明代嘉靖时期崇信道教的文化背景有密切关系。八仙传说故事反映了对于"八"的数字崇拜和法宝崇拜意识。八仙在民间传说及小说、戏曲等文学作品中被人格化和个性化,成为各自具有独特面貌的典型形象。  相似文献   
74.
所谓蟂矶传说,是指孙夫人为刘备自杀于蟂矶的故事。此事不见史书记载,杜撰系数高。明成化问,官方通过立庙对传说予以确认。此传说获得官方认同并形成广泛影响,离不开罗贯中对孙夫人形象的再创造,民间关于孙夫人投江而死的说法及“蟂矶”与“枭姬”音同,也为蠊矶传说的产生提供了一系列的依据。  相似文献   
75.
铜猪(上)     
肖亮 《阅读与作文》2007,(12):12-17
当人类离月球越来越近时,并没有因为神秘感的渐消而让人类丧失探月的兴致,恰恰相反,我们无比势着,无比狂热地靠近它,不仅仅是为了满足人类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挑战自然、勇者无惧的坚强意志,更是人类开发太空资源,拓展生存空间至关重要的第一步。 2007年10月24日,随着嫦娥一号卫星发射升空,流传千古的“嫦娥奔月”的传说,在西昌这座有着“月亮女儿的故乡”之称的地方开始变为现实从嫦娥奔月的传说到饶月工程的实施,浩渺的太空拟科总有一只手,牵引着人类探索的步伐,正是在一个个传说变成现实的过程中,人类不断延伸着自己的脚步。  相似文献   
76.
朱培高 《老年人》2007,(11):43-43
在洞庭湖的万顷碧波之中。有一座披青掩翠的小小绿岛,它就是君山。君山岛东西长1.6公里,南北宽0.8公里,面积约0.96平方公里。早在73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君山岛是一个儒、道、佛、法多元文化相拥共存的神奇世界,流传着许多美丽动人的爱情故事。这些故事中,最动人心弦的,还是君山岛的爱情传说。  相似文献   
77.
春秋战国之际,“内诸夏,外夷狄”的华夏认同意识渐趋形成且日益强化.此视域之下,原为西周之“南土”的巴人逐渐被边缘化为蛮夷.后随着秦对巴的开土列郡以及近百年的开发、更化,巴渐趋“染秦化”.由此不仅开启了巴对秦大一统帝国的政治认同;更为核心的则是族源传说的改变使得巴与中原华夏从血脉谱系上内在相连,从而推动巴由蛮夷跻身华夏之域.  相似文献   
78.
哈布图哈撒儿是一位传奇色彩浓厚的历史人物和传说英雄。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在17世纪以后的蒙古文献多有记载,并在蒙古族民间广为流传。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可分为正面传说和反面传说,在这两类传说中哈布图哈撒儿形象均与其性格、体貌、历史事迹以及成吉思汗事业相关,有其历史渊源。哈布图哈撒儿传说具有丰富的史料价值,也是传承蒙古族历史记忆的一个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79.
"除王蟒"是流传在土族地区的一个传说,有着多样的文本面貌和流传语境。通过对传说的深入分析我们发现,这一类型的传说在土族女性社会化的过程中承载着非常重要的文化功能,即记载女性鲜活的生活历史;表现女性饱满的情爱心理;表达女性对社会公正的深度渴望。  相似文献   
80.
口头传说、纸头传说与地头传说 史前文明许多都是口头流传下来的,叫作民间故事,只要那个地方有土著。一般故事都很可靠,官方承认的冠以“优美的神话”,不承认的则谓之“封建迷信”。如;我们看到一些地方祭祖,祈求风调雨顺要杀乌鸡白马。传统很悠久,不由你不信。当然,杀鸡可以,马却没的杀。纸张发明以后,骚客多了起来,多实在的故事一过手,都走了味。如伏羲氏和女娲氏的所谓兄妹婚故事,则根本不可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