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54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32篇
管理学   830篇
劳动科学   179篇
民族学   173篇
人才学   146篇
人口学   85篇
丛书文集   1284篇
理论方法论   480篇
综合类   2699篇
社会学   679篇
统计学   153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116篇
  2022年   124篇
  2021年   157篇
  2020年   142篇
  2019年   142篇
  2018年   73篇
  2017年   125篇
  2016年   154篇
  2015年   241篇
  2014年   469篇
  2013年   406篇
  2012年   475篇
  2011年   557篇
  2010年   510篇
  2009年   478篇
  2008年   596篇
  2007年   396篇
  2006年   311篇
  2005年   261篇
  2004年   194篇
  2003年   181篇
  2002年   172篇
  2001年   146篇
  2000年   107篇
  1999年   34篇
  1998年   24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19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11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70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51.
无论是政府管理部门对拾荒者的忽视,或是北城当地人对拾荒者的歧视,还是拾荒者本人对他们的命运的认识,都深深地刻上了拾荒及拾荒者所蕴涵的特定符号意义的烙印,这些意识和态度都直接与拾荒者所处的社会地位相关.  相似文献   
52.
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探析——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新生代农民工被普遍看成一个消极的问题社会群体.但是珠江三角洲9个城市"城市化进程中的农民工问题"问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的群体特性是积极的:他们具有较高的人力资本和个人素质;有理想、有目标;注重市场原则,更有平等意识;独立自主意识更强.这也提示人们,对某一社会群体的定位应有科学的态度和方法.  相似文献   
53.
回顾20世纪80年代以来海外人类学家中国西南少数民族研究的主要成果,旨在描述与分析其理论范式的转变过程,并说明这些研究可能对中国人类学的启示,以及对西南少数民族研究所具有的人类学意义.  相似文献   
54.
王明珂的<华夏边缘>开创了一种介于史学和人类学之间的"民族史边缘研究"方法,在他的论述中,"边缘成为了观察和理解族群现象的最佳位置".[1]穿越历史的时空,王明珂所关怀的是"什么是中国人"的问题,而他告诉我们:要回答究竟"什么是中国人",只有从"华夏边缘"中去寻找答案,凝聚中国人最主要的力量来自华夏边缘的维持,而不完全依赖华夏内部的文化一致性.  相似文献   
55.
陈映真在自己的小说中,塑造了众多的女性形象,她们大都不是小说的主人公,只是构成陈映真小说写作模式或主人公的生活背景。在陈映真小说中,对立中的男女双方定位不同。男性常常扮演着一种理性的社会角色,女性扮演的则是一种感性的社会角色。她们善良、真诚、忍耐但有依赖性。作者对有独立倾向的女性不怎样喜欢。如此,女性永远受动于男性话语的支配,变成了男性世界的边缘人。  相似文献   
56.
大城市低收入老人群体状况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依据在广州的调查数据 ,揭示了低收入老人的群体特征 ,提出制订老龄政策时 ,适当照顾低收入老人 ,同时动员家庭、单位和社会都来积极关心这部分脆弱群体  相似文献   
57.
当前中国社会的四个利益群体   总被引:27,自引:0,他引:27  
本文从经济利益关系的角度 ,将当今的中国社会各阶层区分为四个主要社会群体 ,即特殊获益者群体、普通获益者群体、利益相对受损群体和社会底层群体。任何改革都是利益关系的调整 ,都会造成物质利益的得失。本文证明大多数中国人在 2 0年的改革中还是获得了利益的。然而 ,利益获得的多寡是有差异的。本文分析了社会各群体的利益获得和利益相对受损。只有了解了此种情况 ,我们在将改革向前推进时 ,才会使其每一项措施能够尽可能地对于多数人有利 ,尽可能减少改革的负面效应  相似文献   
58.
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意识形态理论──荀子美学再检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荀子是原始儒家中最重要的美学家。从性恶、化性起伪、养情与治情、音乐与和谐、移风易俗五个方面,对荀子美学进行再检讨,有其理论价值。荀子理论中的性恶与治情、礼与乐诸矛盾,导出了理性群体与感性群体的重要区分,结果是以“和”补了“同”之偏。对“移风易俗”的强调,又体现了他的美学的意识形态性。荀子为中国古代的教化美学作了理论的奠基。他是封建文化早期的意识形态专家,是儒家从道统转向政统的急先锋。  相似文献   
59.
一、作学生的守护神——教师之爱是师生情感的纽带职业院校的学生是同辈群体中的弱势群体,他们在小学、初中时常常遭受问题学生、差生的偏见,造就了他们吃硬怕软的性格。因此职业院校的教师之爱是学生的感化剂。做学生的守护神,主动关心他们,打开他们的心结,促进他们的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60.
积极推进健康老龄化的基础和关键是促进老年群体体育参与和研究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文章采用文献资料法与逻辑分析法对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现状进行分析,同时在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对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本质内涵、改革目的、价值取向和学理逻辑等进行理论探讨。从宏观、中观与微观三层面系统分析老年公共体育服务供给侧改革的目标引领。最后从补供给短板方向提出“协同共治”“多规合一”“网格管理”“四层保障”与“纵向联动”五个供给侧改革治理路径,以解决当前老年公共体育服务有效供给不足、供需错位等关键环节问题,提高老年群体的幸福感、获得感和安全感,实现“积极健康老龄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