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748篇
  免费   147篇
  国内免费   112篇
管理学   1522篇
劳动科学   228篇
民族学   392篇
人才学   1115篇
人口学   44篇
丛书文集   1831篇
理论方法论   693篇
综合类   6759篇
社会学   2293篇
统计学   130篇
  2024年   38篇
  2023年   126篇
  2022年   148篇
  2021年   241篇
  2020年   188篇
  2019年   431篇
  2018年   80篇
  2017年   255篇
  2016年   332篇
  2015年   631篇
  2014年   1176篇
  2013年   980篇
  2012年   971篇
  2011年   1117篇
  2010年   1083篇
  2009年   1121篇
  2008年   1237篇
  2007年   757篇
  2006年   713篇
  2005年   660篇
  2004年   521篇
  2003年   522篇
  2002年   514篇
  2001年   446篇
  2000年   280篇
  1999年   136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52篇
  1996年   4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通过对本校女生体质的测试与分析,发现体质状况存在明显的差异性,且均低于全国青少年的体质平均水平。经八周的体育教学试验,状况有所改善。研究结果表明:要想提高学校女生的体质水平,必须从心理和生理上了解女生,在体育教学上多下功夫。  相似文献   
32.
采用“情境”教学的几种教学手段,创造良好的情境环境,探讨不断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33.
福建体育自然环境建设与发展的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当前福建自然环境的状况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对福建体育自然环境的建设与发展进行探讨 ,提出了若干建设与发展的对策 ,主要分析和讨论了福建体育自然环境的现状、体育自然环境理论、福建体育自然环境若干因素、福建体育自然环境建设与发展的若干对策。  相似文献   
34.
学校体育要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终身体育对体育改革有深刻的影响。在全民健身计划出台的形势下,学校体育如何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和锻炼能力,增强体质,是学校体育面临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35.
本文在问卷调查、访谈、数据统计的基础上,对常州地区28所初级中学体育现状进行了分析与研究。结果表明:农村学校与城市学校体育有差距,发展不平衡,其原因在于受经济发展、师资力量、环境条件、运动设施等方面的制约。指出学校体育工作应纳入省、市各级层次的教育发展战略,并制定明确具体的发展目标,从而推动学校体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36.
论中国人社会化与心理咨询本土化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刘毓 《南都学坛》2002,22(1):117-119
不同民族的人具有显著的心理差异。西方心理咨询模式与中国人社会化特点存在显著的矛盾冲突 ,其核心是个人取向与社会取向的矛盾。由此决定了心理咨询在中国的发展必须经历一个本土化过程。  相似文献   
37.
体育教学是一种不同于其他文化课的教学活动,它不仅有传授体育知识和锻炼学生身体,形成健美的体格等方面的特点,而且能够通过各种方法和手段,发展学生的心理素质,最大限度地挖掘学生的潜在能力.  相似文献   
38.
本文主要对影响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的因素进行了分类研究 ,为学校体育实施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9.
“学校教育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其目的是要使学生身心得到全面发展。因此,学校体育不仅要增进学生的身体健康,而且要重视增进学生的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40.
职业地位取得的社会性别差异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从描述被调查夫妇之间职业流动的性别差异出发,分别勾画出他们的地位实现模型。首先验证了不论性别,教育地位都是决定职业地位实现的首要变量;但也正是在教育地位的实现和向上流动(再求学)中,伴随婚姻生育等生命事件的发生,无形的结构性制度因素(意识形态层面的性别制度、性别规范和性别文化)正如后现代主义试图解构的那样依然支配着性别角色的社会化和继续社会化,使扮演双重角色的妻子或无意识地或有意识地遭遇了丈夫不为之所累的两难困境,并最终阻碍了女性的教育地位、既而是职业地位的实现。本文最后提出了三点建议和几个尚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