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6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篇
管理学   4篇
人才学   3篇
丛书文集   23篇
综合类   48篇
社会学   9篇
统计学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43 毫秒
51.
余光中的文化个性,表现在"大我"的湖海豪气和山河乡心.其散文是20世纪60年代西方文化在中国第二次启蒙的产物,使我们处处感受到中西结合的多元文体张力和深厚的内容,及严密的逻辑构造和思维逻辑.余光中从三个方面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借得借鉴.  相似文献   
52.
余光中是台湾诗坛上一位极重要的诗人,他的诗歌倾向多变,艺术风格极不统一。这与他的诗歌创作经历了从传统出发——走向西化——回归传统的历程有关。通过深入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其诗歌具有这样一些特点:思国怀乡情感浓烈;现代与传统意识交融;地域感、现实感、时代感强烈;咏物寄情,托物抒怀艺术手法娴熟。  相似文献   
53.
余光中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余光中 ,这位“火中的凤凰”、“望乡的牧神” ,以其标签之作《乡愁》打动了一代又一代读者的心。他不仅是一位造诣颇高的诗论家、散文家、文学家 ,在翻译方面也颇有建树 ,其译论对翻译实践很有帮助。笔者通过梳理和总结 ,把他的译论总结为四个方面 :( 1 )变通的艺术 ;( 2 )译中“无我” ;( 3)诗性翻译 ;( 4 )善性西化 ,以帮助人们重新认识余光中对翻译的贡献。  相似文献   
54.
<正>余光中先生的文章虽短,其实也是一篇精简有力的评论。文章由木斋先生说起,回顾了清末民初以来试图融合新旧体诗、有志拓展中华诗歌的才人们的努力,并希望木斋先生"以治史的卓见来创新史,而融古今于一炉"。可谓真知灼见,语重心长。余光中先生的硬笔书法,朗健开张,拙朴可喜,诗趣盎然。夏可君先生关于杨键先生《苦山水》水墨系列作品的评论,则是我近年来见到的最好的艺术评论之一。  相似文献   
55.
邓开云 《当代老年》2006,(12):12-13
2006年9月8日上午,成都市杜甫草堂内,78岁的台湾著名诗人、散文家余光中应接待方的安排,在数百名诗迷的簇拥下,闲步来到唐风遗址,这里早已矗立着专门为余光中雕刻的诗歌石碑。余光中从容地揭开石碑上的红绸,上面刻的是正是他吟唱了几十年的诗歌《乡愁》,余光中欣喜若狂,禁不住念出声来,当他念到“我在这头,新娘在那头”时,  相似文献   
56.
台湾著名学者作家余光中,福建永春人。平生著述极为丰富,迄今已先后出版了30余部作品。除了创作现代诗歌和撰写文艺评论之外,余光中还以富有独创性的散文知名于世。余光中的散文兼擅感性与理趣,将传统与现代冶于一炉,将诗情画意织于一幅,气魄宏大、想象富赡、笔力雄健、风格华美,向人们展示出了一个流光溢彩、婆娑多姿的世界;  相似文献   
57.
本文结合余光中的评论分析了他的"性爱诗"的内容、类型和创作心态,并以近代以来中西爱情文学处理"情欲"的分野为文化背景,揭示了余光中"性爱诗"在当代诗坛的积极意义与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58.
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多丽丝·莱辛作品《第五个孩子》、《浮世畸零人》定价:20.00元《第五个孩子》是莱辛著名的代表作之一,被誉为恐怖的好小说。作者以极其简洁流畅的叙述风格,探讨面临黑暗力量时,人性的正面与负面。有别于悬疑、刺激等刻板化描述,  相似文献   
59.
余光中的翻译思想得益于文学创作,他认为翻译与创作密不可分,翻译是一种有限的创作,是一门变通的艺术。以余光中的戏剧译作《不可儿戏》为例,对其"译原意而非原文"的翻译原则及不拘一格、灵活变通的翻译策略进行探讨,对其所运用的意译、词性转换、巧用叠词、化用成语、巧用对仗句、化解长句等翻译手法进行了具体分析。  相似文献   
60.
一次,余光中参加新加坡华人时评文艺大赛并获得优胜奖,应邀去当地出席现场颁奖仪式活动。同时登台的30名获奖者中,除进入花甲之年、满头苍苍白发的余光中外,均属于朝气蓬勃的黑发青年。如此鲜明的对比之下,余光中自然显得不合群,给台下观众们一种英雄垂暮之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