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6篇
管理学   68篇
劳动科学   1篇
民族学   9篇
人才学   9篇
人口学   2篇
丛书文集   147篇
理论方法论   20篇
综合类   413篇
社会学   38篇
统计学   5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0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9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25篇
  2014年   44篇
  2013年   39篇
  2012年   34篇
  2011年   50篇
  2010年   58篇
  2009年   41篇
  2008年   70篇
  2007年   67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25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21.
122.
从流失日本的《湖南省例成案》中发现载有乾隆二十八年(1763)由湖南省政当局三司道颁发的《岳麓、城南二书院条规》,将其与陈宏谋《培远堂偶存稿》所载陈氏《申明书院条规以励实学示》比对、分析,可以认定该条规的法律地位高于陈文,具备政府行政法规之权威性、规范性和严肃性。而且,《培远堂偶存稿》所载陈文系陈氏后人在整理文集时从《湖南省例成案》中录入并作了一定的文字处理,故该条规的文献学价值亦高于陈文。从内容上看,该条规非常完备周详,应就是以往缺失的道光《城南书院条规》之前“已属周备”的书院条规,从而填补了岳麓、城南两书院专志记载中的缺失或不足,具有重要的史料和学术价值。一是从规制上厘清了岳麓、城南两书院之关系与定位;二是反映了官方对两书院控制的强化和两书院的官学性质;三是突出了两书院尤其是岳麓书院的办学特色;四是于两书院的收入、使用有比较可靠完整的记载;五是于两书院师生员工之员额编制及待遇亦有比较详细可靠的记载。  相似文献   
123.
自明末清初西方传教士来华,中西交流日盛。17世纪末至18世纪,欧洲兴起了“中国热”。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法也传播到西方,进而塑造了西方对华法律观。大体而言,在“中国热”时期,西方对华法律观有褒有贬,整体上是肯定为主。但近代中国积贫积弱特别是《大清律例》被完整译介到西方之后,改变了西方的对华法律观,最终形成了所谓“法律东方主义”的“主流观念”。虽然这一观念的形成不完全是中国法在西方传播所致,但不可否认,两者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4.
寿庆与中国戏曲的演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寿庆中,邀班演戏是一项普遍存在于我国民间的古老戏俗.寿庆以喜庆为主,祝寿是其核心内容,故寿庆演戏的目的与功能也主要是围绕祝寿展开,为寿星祝寿、祈福,或为祝寿场面增添热闹气氛,或以之招待亲友等.寿庆演出有特定的仪式,在开场例戏的选择上多演<上寿>、<八仙庆寿>等;在演出剧目、剧情的选择和要求方面也有特别规定.作为一种特殊场合的戏曲演出,它对我国戏曲的演出产生了重要影响.  相似文献   
125.
宁夏文化建设已进入新的历史时空,从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宏观视角,阐述其重要标志、历史契机和主要特征,对宁夏文化发展的思路做了有益的思考。  相似文献   
126.
本文主要对《三国志》裴氏“臣松之”注例进行研究,梳理出十八种形式,反映裴松之注书的灵活。另对前人讥评裴注“嗜奇爱博,颇伤芜杂”等不当之论提出批驳,并揭橥裴氏“臣松之”注例具有折中异载、疑者存疑、以“理”之违合评论史实史料的特色,故裴松之对完善《三国志》和复原三国历史全貌的努力是值得肯定的。  相似文献   
127.
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科学论断——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全党全国人民在未来相当长时期内的中心任务。从唯物主义视角分析:中国式现代化为何是独特的真理性存在——本质特征,何以落实中国式现代化所必需的价值性判断和价值性实践——本质要求,是哲学社会科学工作者的根本任务和共同目标。中国式现代化内在的必然性联系和质的规定性表现决定着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特征。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的质的规定性条件和必须遵守的实践准则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本质特征决定本质要求,本质要求是事物本质特征的外在化存在形式,二者共同推动中国式现代化行稳致远。唯有让中国式现代化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真正“哲学化”,才能更好地实现中国式现代化理性认知的大众化和世界化,才能更有效地把中国式现代化的理论智慧转化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巨大物质力量。  相似文献   
128.
英国推出“麦线”时一系列不正常的做法,一直是西方学者在“西姆拉条约”和西藏的法律地位上产生无限混乱的根源。  相似文献   
129.
吕斌 《理论界》2005,(8):100-101
本文从三个方面解析邓小平素质教育思想:“三个面向”——素质教育的方向;“四有新人”——素质教育的目标;改革和创新——素质教育的核心。  相似文献   
130.
清代律典虽说是直接详绎《大明律》的产物,但由跨王朝的宏观视野来看,它至少是战国李悝《法经》以降历朝历代修律成果的结晶.经由顺治、康熙、雍正与乾隆四朝持续近百年的不断完善,至乾隆五年,《大清律例》终于告成刊行.至于定例,整个清王朝都在不断修订扩充,成为因时因事发展法律的重要方式.清代中国法律体系的形成机制,可概括为一事一例;它的动态结构,包括情理→律例,这是立法环节;律例→待审案件→情理,此乃司法过程;成案→通行→定例,可谓准立法程序.这一法律体系的基本特点,乃情理与律例永远处在开放的循环过程之中.《红楼梦》所述"探春断事"虽属"家法"的运行,但与《康熙起居注》所载"康熙折狱"对比分析,可清楚地探知清代法律体系的形成机制、动态结构及其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