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000篇
  免费   178篇
  国内免费   22篇
管理学   371篇
劳动科学   85篇
民族学   374篇
人才学   54篇
人口学   10篇
丛书文集   1569篇
理论方法论   341篇
综合类   2786篇
社会学   495篇
统计学   115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73篇
  2022年   66篇
  2021年   87篇
  2020年   86篇
  2019年   101篇
  2018年   64篇
  2017年   111篇
  2016年   152篇
  2015年   214篇
  2014年   352篇
  2013年   384篇
  2012年   400篇
  2011年   495篇
  2010年   539篇
  2009年   559篇
  2008年   797篇
  2007年   298篇
  2006年   265篇
  2005年   240篇
  2004年   216篇
  2003年   195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32篇
  2000年   103篇
  1999年   56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1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一、“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所谓“学校文化”,是指由学校组织系统各级管理者、师生员工在教育、教学、科研、生产、经营、组织的生活的长期营运与发展演变过程中,共同创造,继承和不断更新的共同信念,对外具有个性的学校整体价值理念、思想信仰、管理哲学、学校目标、历史传统、道德准则、行为规范、人际关系、管理制度、师生员工心态,以及由此而体现出来的学校校风和学校精神。学校文化,是当代文化思潮和高校管理方式的交叉,是学校产生强大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适应力和持久力的根源,是高校生存的基础、发展的动力和成功的核心,是高校整体素质和美好形象的体现,是打造高校知名品牌。构成和谐管理模式以及赢得公众理解、支持与合作的灵魂。“学校文化”概念及其界定至少有三个优点:  相似文献   
32.
升学主义的误导以及忽视学生思维独立性与批判性的填充式教学,造成了历史教学中思想政治教育的失落困境,其重建任重道远。订立明确、具体、简洁的思想教育目标应该先行,再运用情理合一、悬念例证、逆向思维、引发争议、对症下药、浅者深掘等渗透教育手段、创造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的民主课堂。  相似文献   
33.
皮尔斯的“心灵趋向一致说”在实用主义真理观的形成与发展过程中 ,具有特殊的重要性。虽然从整体上说 ,“心灵趋向一致说”是错误的 ,但皮尔斯在论述这一观点中所体现的某些思想 ,如他认为事实是导致研究者趋向一致结论的观点 ,是接近唯物主义的 ,因而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34.
道教的诞生,与汉代方士信仰有着直接联系。在汉代,方士是最活跃的宗教信仰传播者,但是,关于其信仰的民间性质,目前学术界还没有明晰的描述。从主流社会的排斥、传播的民间色彩看,方士信仰具有民间性质。因其民间性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信仰发生对抗的信仰;因有民间传播组织的存在,方士获得了与主流社会对抗的实体。对抗性的存在,使方士信仰获得了宗教品质的升华,促进了新的宗教产生;同时,也为我们的辨析提供了理论意义,即汉代民间宗教发展的形态和道教产生的必然性,并因此可提出这样的设想:在方士大规模出现的秦汉之际就有了道教的雏形。  相似文献   
35.
伦理是科技实践的一个内在维度,鉴于科技的迅猛发展使传统静态伦理体系的弊端日益凸现,因此,应建构一种开放性的伦理体系,以应对科技实践中出现的伦理问题;应从现实性、前瞻性、反思性和可行性四个方面来考量科技伦理精神的创新;并站在人类伦理实践发展史的角度,指出现代科技活动所引发和遭遇的诸多伦理问题都是人类伦理实践的必然延伸,并从五个方面分析了已有伦理向度在科技时代的延伸.最后指出,科技伦理所涉及的问题在四个层面的不断拓展,展现了科技伦理的新向度.  相似文献   
36.
法律信仰的建立是世界各国法学界探讨的热门问题,也是我国解决目前执法、司法不公的必由之路。与建立法治社会的要求相比,我国社会在价值理性的建构方面存在着很大不足,从而在根本上制约着国民法律信仰的建立。重建价值理性需要汲取本土资源,实现社会主体、法律制度、法律的终极价值目标之间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37.
灾后重建的有效性与社会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灾后重建中的新情况对于汶川地震的灾后重建,各级政府和整个社会都在竭尽全力,并且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与此同时,灾后重建中也出现了一些新的情况,需要引起必要的关注。▲有的受灾群众不愿意移民他乡,再苦也愿意留在老家;有的受灾群众即便同意移民,却又有许多担忧和顾虑;  相似文献   
38.
针对汶川特大地震后大量农用地损毁、宅基地等集体建设用地抛荒、山地不宜人居的实际情况,笔者认地利用总体规划、城镇发展规划、产业发展规划的地区集中使用,既可以解决灾后重建"钱从哪里来、人到哪里去、地由谁来种"的难题,又可以加快灾后重建的进程,推进灾区城镇一持续"的新机制;有利于探索以城带乡、以工哺农,激活农村土地等生产要素,加快农村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39.
本文分析了汶川特大地震对全国和相关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文章认为,发生在四川汶川的里氏8.0级特大地震给受灾地区带来了巨大的人力资本、物质资本和自然资本的损毁,严重影响到这些地区的经济增长;同时对全国和相关地区的经济增长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本文的研究表明,此次特大地震对全国的经济增长影响有限,对四川省的经济增长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对重灾县所在的地市州的影响,不同地区差异明显,其中阿坝州、德阳市、绵阳市等地的经济增长受地震灾害的影响最大,对其余几个相关地区经济增长的影响相对较小.但是考虑到广元市的经济发展在四川省所处的靠后的地位,广元市的经济增长受此次地震的影响也很大.文章提出,地震灾区灾后重建与发展的任务艰巨.根据我国目前的综合国力判断,灾后重建任务可以在3年内完成,重建后的发展则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本文认为,在灾后重建和发展过程中,必须贯彻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处理好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城镇与乡村、区域与区域、市场与政府间的协调关系.  相似文献   
40.
汶川大地震灾难的影响将是长期的——包括物质和精神的影响。灾后重建的最大挑战是治理,不是技术。这个治理不是单纯的政府管理,应该包括企业、社区、受灾群众和非政府组织等民间力量的参与。因此,这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