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600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4篇
管理学   737篇
劳动科学   187篇
民族学   6篇
人才学   78篇
人口学   26篇
丛书文集   347篇
理论方法论   88篇
综合类   822篇
社会学   302篇
统计学   4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9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1篇
  2020年   35篇
  2019年   30篇
  2018年   11篇
  2017年   33篇
  2016年   46篇
  2015年   79篇
  2014年   265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09篇
  2011年   259篇
  2010年   223篇
  2009年   270篇
  2008年   251篇
  2007年   124篇
  2006年   126篇
  2005年   97篇
  2004年   59篇
  2003年   39篇
  2002年   37篇
  2001年   60篇
  2000年   4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村干部因直接接触上访群体和落实信访政策而成为信访研究热点。多数研究文献对村干部的定位是上访事件筛选者,忽视了村干部在信访制度中的多重身份。在转型时期的信访制度下,村干部不仅是沟通“国家—社会”的双向代理人:既协助国家维持基层稳定又嵌入乡村社会关系网络中;而且可能成为上访制造者:或因侵害村民合法利益使自己成为信访事由,或因治理需求和私利驱动参与村民上访。这些都表现出信访场域中村干部的身份的复杂性,其生成与“国家—社会”的结构夹缝、信访制度的刚性和资源下乡的拐点密不可分,分析这三重逻辑有助于全面理解基层官员与制度运作之间的互动和乡村治理权力再生产的过程。  相似文献   
82.
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社会形态以及不同的国度里,公诉案件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差异很大,然而被害人在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地位,已成为国际刑事诉讼发达程度的标志之一.所以,确立公诉案件被害人当事人的诉讼地位已是国际刑事法学界的共识.本文从比较分析的角度,阐述了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变迁,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的国度差异,着重分析了我国对公诉案件被害人诉讼地位重新定位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83.
论案件事实信息的法律属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诉讼证据中蕴涵的案件事实信息的收集、运用、识别和认定都应当符合法律规定的原则和程序。诉讼中要突出案件事实信息的法律属性,必须强化民事诉讼中的原被告双方或者刑事诉讼中的控辩双方的具有对抗性的举证和质证、分析和反驳,同时,法官应着重审查原被告或控辩双方举示的证据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条件,并对诉讼证据中蕴涵或留存的案件事实信息是否真实,以及这些案件事实信息是否就是证据事实,这些证据事实是否能够足以证明(即恢复或还原)案件事实,作为定案的根据等进行识别和认定。  相似文献   
84.
85.
《监察法》等规范规定了沟通机制下的监、检互涉案件管辖原则。该原则其实是不明确的,故需要以联席会议为基础,实现协商沟通机制的具体化。监、检两机关之间的联席会议召集部门内资深、专业的人员参与、使与会人员平等自由地表达、在意见交换后独立地表决出多数意见。体现共识的协商结果应当具有弱约束作用,检委会作出与会议结果不同的决定时应当有说服力强的理由。"监察为主"管辖原则并不完善,有时需要"检察为主",此时沟通机制大有用武之地。  相似文献   
86.
87.
88.
89.
90.
信访听证是新形势下解决信访问题的制度创新,其目的在于使群众广泛参与、充分表达并给予尽可能的救济。全国各行政机关积极响应信访听证制度,在《信访条例》的基础上颁布自己的暂行办法并在做法上共性与个性共存,其成效十分显著,我国的信访听证制度在新时代下将更加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