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6345篇 |
免费 | 214篇 |
国内免费 | 34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148篇 |
劳动科学 | 5篇 |
民族学 | 91篇 |
人才学 | 49篇 |
人口学 | 1篇 |
丛书文集 | 2464篇 |
理论方法论 | 351篇 |
综合类 | 3277篇 |
社会学 | 192篇 |
统计学 | 1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51篇 |
2023年 | 115篇 |
2022年 | 117篇 |
2021年 | 159篇 |
2020年 | 168篇 |
2019年 | 133篇 |
2018年 | 68篇 |
2017年 | 128篇 |
2016年 | 127篇 |
2015年 | 210篇 |
2014年 | 338篇 |
2013年 | 298篇 |
2012年 | 352篇 |
2011年 | 423篇 |
2010年 | 377篇 |
2009年 | 433篇 |
2008年 | 499篇 |
2007年 | 428篇 |
2006年 | 396篇 |
2005年 | 358篇 |
2004年 | 289篇 |
2003年 | 252篇 |
2002年 | 244篇 |
2001年 | 186篇 |
2000年 | 179篇 |
1999年 | 83篇 |
1998年 | 50篇 |
1997年 | 45篇 |
1996年 | 21篇 |
1995年 | 26篇 |
1994年 | 14篇 |
1993年 | 10篇 |
1992年 | 4篇 |
1991年 | 4篇 |
1990年 | 3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2篇 |
198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65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41.
文化哲学意义上的休闲主要指心理层面的"心闲",其与人生意义生成和文化创新密切相关。先秦道家"返归自然"的思想及其实现的审美化路径,成为道家休闲哲学关于内在自然人性的回归的滥觞;先秦儒家关于休闲理想、休闲与道德以及终身学习的理论与实践开创了中国休闲文化的另一途径。两者对后世中国文化尤其是艺术和美学影响深远。 相似文献
42.
胡芮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12):165-175
童蒙时期是生命发展的初始阶段,童蒙时期的生命伦理教育是否可能,如何促进个体道德生命的成长构成了儒家教育传统的核心议题。传统蒙学作为儒家生命伦理展开的具体场域为我们提供了跨文化研究的历史素材,从先秦时期围绕“性”“情”“礼”关系的探讨初步形成具有信仰特征的蒙学教育,再到宋儒建构蒙学教育体系,并在“情礼关系”的致思中产生具有理学气质的蒙学体系,乃至明清时期蒙学官私并举的多元发展,蒙学始终围绕着儿童这一特殊的生命形态展开。探究历史演进中蒙学形态发展、演化规律,对破除传统蒙学中的生命困境以及促进当下儿童哲学的发展均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3.
儒家传统如何支援现代民主——对亨廷顿问题的一种解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亨廷顿在《第三波》一书中提出的问题 ,指出儒家传统支援现代民主需要满足两个条件 :一是制度环境———市场经济和法治框架在儒家传统社会中的确立 ,二是思想前提———儒家道德理想主义经过自我限定之后 ,重新定位于社会中的个人。在此前提条件之下 ,通过儒家政治人这一中介环节 ,儒家传统中的精神要素 ,如忧患意识的责任伦理、天下为公的道德情怀以及修身正己的自律意识等将成为支援现代民主重要的文化资源。 相似文献
44.
欧阳修提出的“礼乐为虚名”曾得到历代学者的赞赏,但欧氏立论是三代之后刑政、礼乐分为二途,重礼仪物质形式而轻礼义精神内容,从而达到规劝帝王践履礼义精神的目的.宋代诸儒对此也有很多论述,强调三代之后乃至宋朝刑政、礼乐分为二途是由各种原因导致的,然礼乐为经国安邦之道,对国家长治久安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宋儒对礼之名实的探索是有积极意义的,对后世礼制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与有益启示,对当今社会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45.
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与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节点,它的发展与升级成为"一带一路"战略成功的关键。东盟各国之间贸易往来的加深必然会要求各国货币联系的进一步提升。云桂沿边金融综合改革试验区(沿边金改区)的成立成为该战略货币领域的重要保障。文章基于奥地利学派理论视角,提出在沿边金改区下构建中国—东盟泛人民币区的理论观点,探讨泛人民币区形成的可能性,分析泛人民币区演进为稳定货币体系的条件,最后提出在沿边金改区框架下、中国—东盟区域内构建以人民币为主要锚货币的泛人民币区,通过货币和财政适宜的自律政策推进泛人民币区演进为稳定的区域货币体系作为人民币国际化的独特路径。 相似文献
46.
47.
王十朋是南宋名臣,他的道德言行对南宋理学家产生了重要影响.朱熹曾投书王十朋,愿为门客,甚至认为理学“讲明体察、求仁格物”是王十朋对他的赐教,朱熹还向刘珙举荐过王十朋;王十朋对朱熹的理学思想则颇为欣赏.王十朋对张拭有举荐提携之恩;在张拭眼中,王十朋是一身正气、刚言直谏的前辈.真德秀崇拜王十朋的道德文章,多次用理学思想分析阐释王十朋受泉州百姓爱戴的原因.王十朋主张融合性理与事功,对南宋浙东事功学派有一定的影响.与传统理学家以思想立身不同,王十朋以践行理学理想的方式确立了他在南宋理学史上的地位. 相似文献
48.
罗林 《湖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9,17(1):18-23
孔子是需家教育传统的创始人,其奠基作用主要有六个方面:“教育是立国之本”的开创者;首先提出培养“学以致其道”的君子的教育目的论;首先提出尤重德育兼顾智育、体育、美育的教育内容;创建完整的伦理道德教育体系;创建完整的教学进体系;首创私学,教授生徒。 相似文献
49.
《山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4):287-296
重新疏理中国的学术源流是当今中国学人的重任,道儒法的关系是其中绕不开的主题。从老子与孔子、严君平与扬子云这两对师生来看,道家似乎可以完全并入儒家的范畴,道家更像位于儒家学问三阶段中的第二阶段,或者是儒家不得其时时所选择的隐退生活方式。法家则是从道家脱胎,为道家的一种衰败形式,儒家在返回道术未裂时的整全学问之后,或许可以从道家或者说儒家的进深学问中得到更完备的法学。 相似文献
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