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25篇 |
免费 | 25篇 |
国内免费 | 7篇 |
专业分类
管理学 | 94篇 |
劳动科学 | 8篇 |
民族学 | 13篇 |
人才学 | 29篇 |
人口学 | 17篇 |
丛书文集 | 276篇 |
理论方法论 | 55篇 |
综合类 | 667篇 |
社会学 | 86篇 |
统计学 | 1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4篇 |
2023年 | 31篇 |
2022年 | 27篇 |
2021年 | 29篇 |
2020年 | 24篇 |
2019年 | 24篇 |
2018年 | 7篇 |
2017年 | 21篇 |
2016年 | 27篇 |
2015年 | 56篇 |
2014年 | 102篇 |
2013年 | 68篇 |
2012年 | 98篇 |
2011年 | 66篇 |
2010年 | 71篇 |
2009年 | 71篇 |
2008年 | 68篇 |
2007年 | 82篇 |
2006年 | 76篇 |
2005年 | 57篇 |
2004年 | 40篇 |
2003年 | 40篇 |
2002年 | 29篇 |
2001年 | 36篇 |
2000年 | 28篇 |
1999年 | 15篇 |
1998年 | 14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9篇 |
1995年 | 4篇 |
1994年 | 7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2篇 |
1991年 | 2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1篇 |
1987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2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41.
武侠想像是对现代性焦虑作出的反应。随着现代性的发生,传统社会的解体,中国知识分子面临着严重的生存困境和身份认同危机,一部分人通过文学之侠的想像,来回应现代性和寻找身份认同。在现代性条件下,金庸武侠小说通过对侠的现代阐释和想像,使自身处于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位置,呈现出并不寻常的意义:金庸武侠小说由对江湖世界的美化转向对江湖黑暗的批判,表现出现代知识分子社会认同的解构;由对民族大义的歌颂转向对民族主义的破除,表现出对现代政治认同的超越;由对武林义气的肯定转向否定,批判江湖文化,表现出对传统文化认同的超越。金庸的现代武侠小说最终完成了对传统社会认同(江湖世界)、国家(民族主义)、文化(武林义气)的超越和解构。金庸小说的侠之想像是现代性条件下中国知识分子以虚构的方式解决身份认同危机,追寻自我认同的一种文化形式,在更深的层次上,它是一种对抗“存在被遗忘”的拯救性力量,一种想像性的自救力量。 相似文献
42.
论缔约过失责任制度——兼评合同自由与合同正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焦富民 《扬州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2,6(5):68-72
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产生与发展是 19世纪下半叶尤其是 2 0世纪以来合同法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之一。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价值论基础 ,就在于诚实信用原则所体现的正义价值与合同自由原则所体现的自由价值构成相倚的两极 ,产生相互亲和的张力。加强对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深入研究 ,评析其得失 ,有助于进一步完善我国缔约过失责任制度 相似文献
43.
44.
正学校文化以历史、传统为基石,以校情、时代要求为支柱,彰显着学校教育的特色与哲学精神。北门小学以“家”为精神意象,凝心聚力建设“融和教育”特色文化。承载:悦纳百年教育精髓百年风雨百年情,吴江区北门小学现址原是松陵镇北门街小学,前身为私立亮叔初等学堂。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先儒黄亮叔先生捐田300亩及松陵镇北塘街住宅一幢,创办亮叔学塾,以“诚为本、朴为真”作为 相似文献
45.
张简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39(2):131-138
进入经济高速增长期和社会快速转型期的中国,导致了被征地者这一焦点群体的迅速激增。作为征地制度改革和基层社会治理的重要承载体,该群体在征地过程中的退出意愿、受偿诉求与行为策略等问题已得到不少本土情景下的实证研究的重视,形成了一系列有影响的研究成果。围绕“退出意愿”,研究者提出了个体特征论、家庭结构论、空间区位论、发展期望论、身份锚定论、政策认知论六种理论假说。围绕“受偿诉求”,除了通常作为谈判之焦点的补偿数额,学者们也揭示出被征地者对于分配方案、程序正义、生存保障的诉求。围绕“行为策略”,研究者主要通过博弈模型、案例分析两种方法进行研究。尽管部分研究已经呈现了上述三个维度之间交融沟通的趋势,但三者各自为阵的孤立局面依旧存在。如何促成被征地者的类型知识、需求学说和行动理论之间的逻辑联结,揭示其中的内在机制,建立出一套整合性框架,应当成为下一步的精进方向。 相似文献
46.
田筱鸿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0,21(3):79-83
沈从文作品的理想人格是在都市人生和乡村人生的对立中完成的。其理想人格蕴含着深厚的湘西少数民族文化内涵,表现出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和自然率真、 雄强张扬的审美理想, 这既是与五四新文化运动个性解放的思潮一脉相承的,也是作家试图以文学艺术的方式改良人性、改善人的生存状态, 重塑国民性格的审美追求的体现。 相似文献
47.
冯令晏 《云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0,19(2):71-79
有关黄河河源的概念,古代各种史学、地理、以及宗教文献都有相关记载。早期文献中提出的重源潜流的概念,也为塑造河源空间概念留下了发挥余地。及至唐朝,各种类书、笔记、野史关于位于境外的河源的著述沿用了上述文献中已有的地理知识,并融入了佛教世界观的空间概念以及唐代实地考察的纪录,逐渐构成了河源这一多元化的空间想象。本文探讨了不同知识框架对唐代河源记载的影响,以及在几幅现存宋代地图上所反映出的相关影响。这类文献资料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古地理知识的深化与演变,以及后代地图上展示河源的更丰富的地图表现形式。 相似文献
48.
吴星杰 《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2,26(5):59-61
孔子生活时代 ,“礼”的政治含义和思想内涵是“礼制”、“礼仪”、“礼治”、“礼俗”。孔子建立“礼”治社会的主张和措施是“礼以教人”、当权者率先“好礼”、“克己复礼”。孔子对“礼制”的创新和改革表现为“损益”西周以来的礼制 ,扩大“礼治”的社会基础 ,向传统的“礼教”提出挑战 相似文献
49.
孙文宪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29(2):48-54
言说体验之境并显示其中蕴涵的人生意义,既是文学言说的追求所在,也是文学言说的困境所在。不过言意矛盾并非仅仅体现为欲说之“意”难以转化为传达之“言”,其间的矛盾至少包括三种形态:“意”的丰饶与“言”的贫乏;语言本身固有的含义遮蔽了意义的表达;以及先于个体存在的语言对思维的限制。因此,言意矛盾实际上存在于两个过程之中:“意”向“言”的转化和“言”对“思”的禁锢,后者乃是更深刻也更根本的言意矛盾。 相似文献
50.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开放式教学模式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结合《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的教学与实践,指出开放式教学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提出“传统文化进课堂、大学精神进课堂、优秀校友进课堂、名师教授进课堂”以及“走出课堂进实验室、走出课堂进社区、走出课堂进乡镇、走出课堂进企业”的“四进四出”开放式教学模式的概念,这种教学模式创造性地实现了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与思想道德实践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