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93篇
  免费   86篇
  国内免费   3篇
管理学   321篇
劳动科学   29篇
民族学   152篇
人才学   32篇
人口学   22篇
丛书文集   438篇
理论方法论   118篇
综合类   1079篇
社会学   288篇
统计学   103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4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97篇
  2020年   103篇
  2019年   105篇
  2018年   38篇
  2017年   57篇
  2016年   56篇
  2015年   85篇
  2014年   220篇
  2013年   174篇
  2012年   163篇
  2011年   191篇
  2010年   146篇
  2009年   175篇
  2008年   162篇
  2007年   12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77篇
  2004年   64篇
  2003年   49篇
  2002年   55篇
  2001年   45篇
  2000年   41篇
  1999年   25篇
  1998年   20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58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改革开放,深刻改变了中国,影响了世界,充分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践与探索。广东是改革开放的重要窗口,也是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践的前沿,在高举新时代改革开放旗帜、把改革开放不断推向深入的大潮中,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和"四个走在全国前列"的要求,推动高质量发展、提高发展平衡性和协调性,以粤港澳大湾区带动外围区域经济发展,努力实现全省同步现代化,真正把广东打造成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窗口"和"示范区",开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的伟大征程。  相似文献   
102.
103.
今年初,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凉山脱贫攻坚工作,鼓舞了凉山干部群众打赢脱贫攻坚战的信心和决心。十九大提出的乡村 振兴战略是凉山脱贫奔康的行动指南。当前凉山彝区脱贫攻坚任务仍然很艰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凉山打赢脱贫攻坚 战的思路是:促进产业兴旺,夯实乡村振兴之基,固牢脱贫致富之本;强化绿色宜居导向,改造提升乡村基础设施,实现贫困农 民安居乐业;坚持乡风文明导向,移风易俗,培育脱贫致富内生动力;开展农村社会有效治理,根除致贫致愚的恶习,引导村民 健康生活;把生活富裕直接奋斗目标,狠抓基础民生工程,提升村民文化素质和健康水平,为脱贫致富提供长久保障。  相似文献   
104.
大众传播构建了贵州旅游的拟态环境,由于拟态环境的多样性和从结构化向非结构化转变,引发了贵州旅游形象的争论:从神奇贵州到国家公园省,从文化千岛到多彩贵州。多彩贵州在多方的争论与博弈中脱颖而出,其关键便在于它是贵州旅游拟态环境的最佳表述。本文诠释拟态环境与多彩贵州旅游形象,通过旅游标示物的传播和旅游拟态景观的塑造,更好更快地推进多彩贵州“文化旅游发展创新区”的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05.
耕地流转还不是东北黑土区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一种普遍行为,只有两成左右的农户参与到这一市场之中,远远没有达到优化配置耕地资源的要求.东北黑土区作为粮食主产区,耕地流转水平低下,这对于该地区农业产业化的推进以及农村经济的长远发展都十分不利.耕地流转问题实质是耕地使用权的重新配置问题,在耕地要素没有完全参与流转之前,应放弃耕地供给弹性为零这一假设,从供给与需求这两个角度全面地分析耕地流转行为,并应考虑农业系统外的非农产业收益对耕地流转行为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6.
房桃峻 《东南学术》2012,(2):165-175
本文首先分析了福建省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的现状,在此基础上提出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设计,并利用实证分析法探讨了县(市、区)长经济责任审计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为确保所建立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说服力,研究以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AHP)、基于德尔菲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模糊综合评价法等对相关指标进行了科学的论证,并阐述了该指标体系的应用,以期为客观公正地评价县(市、区)长的经济责任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7.
长三角一体化中的文化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现代社会的区域发展中,文化和经济协调的地位和作用表现得越来越突出.本文认为,长江三角洲不仅是一个区域概念,更是一个文化概念,长三角经济协作区的形成,是以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互动基础为前提的.文化协调发展为长三角一体化提供了认同基础、精神动力和竞争优势.最后,本文提出了长三角文化协调发展的四大战略.  相似文献   
108.
为进一步加强对党员干部8小时之外行为的监督,全面了解其思想、生活、工作情况,河南省漯河市源汇区纪委监察局在全区17个社居委、109个行政村设立了干部监督联络站,不断完善干部监督体系,实现了监督关口前移.  相似文献   
109.
姚迈新 《探求》2018,(1):110-115
打造粤港澳大湾区城市群有利于促进粤港澳地区经济高度融合,建设开放型经济新体制,并进行政治与经济的双重探索,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在粤港澳大湾区公共物品供给的治理层面,"邻避效应"、"行政分割"、"内部失衡"和"权威缺乏"是供给不足的主要原因。要通过以下措施保障粤港澳大湾区公共物品的供给:完善区域公共物品的需求表达机制、加强湾区城市群内部城市的协调合作、成立湾区城市群的共同发展基金会、实施各种创新政策保障区域公共物品供给。  相似文献   
110.
目前,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保护面临着十分严峻的形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正在濒临绝迹,传承后继乏人.文章阐述了西北丝绸之路沿线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况、现状以及抢救保护工作所面临的问题,提出了类型化保护、人格化载体保护、物化栽体保护、产业化栽体保护、知识产权保护、适度旅游开发保护等措施.在保护中发展,在传承中创新,构建西部丝绸之路沿线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保护体系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